必须从国家战略层面认识蓄滞洪区湿地化

被引:7
作者
黄志凌
机构
[1] 中国建设银行
关键词
蓄滞洪区; 生态保护; 湿地恢复; 可持续发展;
D O I
10.16845/j.cnki.ccieeqqh.2018.02.004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蓄滞洪区建设不是一个简单的"水利技术"问题,尤其对于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沿江(河)重要经济带而言,必须从国家战略层面重新认识蓄滞洪区建设。在分析蓄滞洪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将蓄滞洪区建设与生态湿地建设相结合的思路,构建蓄滞洪区可持续发展模式。湿地型蓄滞洪区是将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模式进行调整,协调区域发展与分洪运用,在保证防护能力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蓄滞洪区的生态功能及综合效益。最后,本文提出了从宏观层面推动湿地型蓄滞洪区建设的战略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2+132 +13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潖江蓄滞洪区建设运行与社会稳定风险问题研究 [J].
林韬 .
广东水利水电, 2017, (01) :15-17+25
[2]   浅析我国七大流域洪涝灾害及其防治 [J].
汪达 ;
汪丹 .
水利发展研究, 2017, 17 (01) :51-53+70
[3]   河北省蓄滞洪区安全区建设方略初探 [J].
尉晓松 ;
王文雪 .
河北水利, 2015, (07) :26+47-26
[4]   对蓄滞洪区设计及蓄滞洪区安全区涵闸设计的建议 [J].
周宏 ;
黄腾 ;
胡金杰 .
水利技术监督, 2015, 23 (01) :9-11
[5]   中国蓄滞洪区洪水管理与可持续发展途径 [J].
宋豫秦 ;
张晓蕾 .
水科学进展, 2014, 25 (06) :888-896
[6]   华山湖生态湿地型蓄滞洪区建设刍议 [J].
曹俊强 ;
孙秀国 ;
钟磊 .
山东水利, 2012, (10) :22-23
[8]   洪水资源化与湿地恢复研究 [J].
赵飞 ;
王忠静 ;
刘权 .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06, (01) :6-9+19
[9]   洪水资源化——概念、途径与策略 [J].
向立云 ;
魏智敏 .
水利发展研究, 2005, (07) :24-29
[10]   蓄滞洪区的功能、价值与多目标利用 [J].
王薇 ;
李传奇 .
水利发展研究, 2004, (09) :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