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优拍卖数量和资金再分配模型的碳市场有偿分配机制研究

被引:3
作者
陈波 [1 ]
孟萌 [2 ]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
[2] 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
关键词
碳市场; 拍卖; 资金再分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96 [环境经济学]; F832.5 [金融市场];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1201 ; 020204 ;
摘要
拍卖作为一种有偿分配机制已经确立为我国碳市场配额分配的基本方式之一,而拍卖机制的灵活运用以及与市场运行之间的关系也成为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传统的排放权拍卖理论以政府收入最大化作为目标函数,并没有将企业预算和交易策略纳入到分析框架中,同时对于拍卖收入资金的再分配方法缺乏可行的指导。本文将企业的成本约束(或预算)作为一个因素引入,提出了最优拍卖数量模型以及基于双重红利思想的资金再分配模型。分析表明最优拍卖数量由企业的边际减排成本和二级市场弹性系数决定,二级市场弹性系数则取决于排放的不确定性水平;边际减排成本越高的企业,其承受的拍卖成本随着拍卖价格增长越快,这可能导致减排空间小的企业承担的拍卖成本增长过高,从而产生不公平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轮竞价的资金分配策略,根据企业参加拍卖的投标情况间接评估企业的边际减排成本水平,并制定相应的补贴标准。最后以广东碳市场为例,从市场结构、履约成本、市场价格三个方面深入讨论了拍卖对碳市场的影响以及最优参数的选择策略。广东的经验为拍卖机制的引入提供了良好的建议:在二级市场流动性不足,价格发现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引入拍卖机制可以快速建立一级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由于历史法的不可靠,拍卖会将履约成本分配不合理的问题进一步放大,加剧市场的不公平问题,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但拍卖收入资金的循环利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这一问题;短期内拍卖底价是政府建立市场预期的辅助工具,是在二级市场供求关系尚未建立时的一种过渡手段,但从长期来看随着二级市场的成熟,底价政策应该逐渐放松或退出,建立起一级市场价格与二级市场价格联动的定价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2]   世界主要碳排放交易体系的配额分配机制研究 [J].
张益纲 ;
朴英爱 .
环境保护 , 2015, (10) :55-59
[3]   中国试点碳市场配额分配方法比较研究 [J].
李峰 ;
王文举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5, 36 (04) :9-15
[4]   中国碳市场建设问题探源及对策研究 [J].
孙振清 ;
陈亚男 ;
汪国军 .
环境保护, 2015, 43 (06) :42-44
[5]   欧盟碳减排目标分解方法解读及借鉴 [J].
邢璐 ;
马中 ;
单葆国 .
环境保护, 2013, 41 (01) :65-67
[6]   碳排放交易体系初始排放权分配机制的研究进展 [J].
李凯杰 ;
曲如晓 .
经济学动态, 2012, (06) :130-138
[7]   基于统一价格拍卖的初始排污权分配方法 [J].
饶从军 ;
赵勇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1, 41 (03) :48-55
[8]   When can carbon abatement policies increase welfare? The fundamental role of distorted factor markets [J].
Parry, IWH ;
Williams, RC ;
Goulder, LH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1999, 37 (01) :52-84
[9]   POLLUTION TAXES AND REVENUE RECYCLING [J].
PARRY, IWH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1995, 29 (03) :S64-S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