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槐耳颗粒逆转人乳腺癌细胞MCF-7耐药的初步机制
被引:16
作者:
李戎
谢莎
张莉
王先明
机构:
[1]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乳腺疾病诊疗中心
来源:
关键词:
逆转耐药;
MCF-7/A;
槐耳颗粒;
多药耐药;
D O I:
10.14163/j.cnki.11-5547/r.2009.17.195
中图分类号:
R737.9 [乳腺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槐耳颗粒逆转乳腺癌细胞株MCF-7耐药的初步机制。方法使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敏感/耐药乳腺癌细胞MCF-7-S/A对单药阿霉素(ADM)和槐耳颗粒的药物毒性,耐药倍数和槐耳颗粒对MCF-7/A的耐药逆转倍数,分别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化SP法测定多药耐药基因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的mRNA和其相应的表达产物P-gp、MRP蛋白,在MCF-7/S及非细胞毒性剂量的槐耳颗粒处理前后MCF-7/A上的表达。结果非细胞毒性剂量(0.01 mg/ml)的槐耳颗粒能显著降低ADM对MCF-7/A的IC 50(5.06μm),与逆转前MCF-7/A的IC50(25.8μ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逆转倍数为5.1倍;0.01 mg/ml的槐耳颗粒使MCF-7/A细胞的耐药基因mdr1、MDR-1的mRNA以及相应的P-gp、MRP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下调,与未加槐耳颗粒处理的对照组MCF-7/A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非细胞毒性剂量槐耳颗粒具有逆转MCF-7/A细胞耐药性的作用,逆转机制和其耐药基因mdr1、MDR-1的mRNA以及相应的P-gp、MRP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相关,暗示槐耳颗粒是一种有潜力的耐药逆转剂。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