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饵料对点带石斑鱼幼鱼生长、营养成分及组织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30
作者
逯尚尉 [1 ]
刘兆普 [1 ]
余燕 [1 ,2 ]
机构
[1] 江苏省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关键词
点带石斑鱼; 饵料; 生长; 消化酶; 磷酸酶; 营养成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5.334 [石斑鱼];
学科分类号
090801 ;
摘要
将点带石斑鱼幼鱼(15±0.5)g,随机分为3组,每组投喂不同饵料,分别为鱼肉组、配合饲料组和混合饵料组(小杂鱼和配合饲料交替投喂),每组3个重复,养殖6周后测定各组幼鱼生长指标、全鱼营养成分、肠胃消化酶活性及肝脏磷酸酶活性以研究这3种饵料对点带石斑鱼幼鱼生长、消化功能及全鱼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鱼肉组和混合饵料组的相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肠、胃蛋白酶活性呈现鱼肉组>混合饵料组>配合饲料组的趋势且差异显著(P<0.05),肠淀粉酶活性趋势相反且差异显著(P<0.05);各组肠、胃脂肪酶活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鱼肉组肝脏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鱼肉肝脏组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混合饵料组和配合饲料组(P<0.05)。各组全鱼水分和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粗蛋白含量为鱼肉组>混合饵料组>配合饲料组且差异显著(P<0.05);粗脂肪含量趋势相反,为鱼肉组<混合饵料组<配合饲料组且差异显著(P<0.05)。因此,小杂鱼在各方面都要优于配合饲料,交替投喂小杂鱼和配合饲料是一种较好的投喂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648 / 65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Marine fish larvae feeding: formulated diets or live prey. Person-Le Ruyet, J,Alexandre, J.C,Thébaud, U,Mugnier, C. Journal of the World Aquaculture Society . 1993
[2]   不同饵料对奥尼罗非鱼仔稚鱼生长发育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J].
强俊 ;
王辉 ;
李瑞伟 ;
董晓慧 .
水产科学, 2009, 28 (11) :618-623
[3]   转食不同饵料对野生中华鲟幼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J].
庄平 ;
宋超 ;
章龙珍 ;
刘健 ;
罗刚 .
水生生物学报, 2009, (05) :998-1004
[4]   不同饵料饲养的褐牙鲆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 [J].
高露姣 ;
楼宝 ;
毛国民 ;
史会来 ;
骆季安 .
海洋渔业, 2009, 31 (03) :293-299
[5]   点带石斑鱼幼苗驯食不同饵料的初步研究 [J].
王建钢 ;
乔振国 ;
于忠利 .
现代渔业信息, 2009, 24 (05) :28-29+36
[6]  
不同开口饵料对西伯利亚鲟仔鱼生长、存活和体成分的影响[J]. 张涛,庄平,章龙珍,王斌,高露姣,夏永涛,田美平. 应用生态学报. 2009(02)
[7]  
Optimum dietary protein level and protein to energy ratio for growth of grouper ( Epinephelus malabaricus )[J] . Shi-Yen Shiau,Ching-Wan Lan. &nbspAquaculture . 1996 (1)
[8]  
A review of feeding practices and nutritional requirements of postlarval groupers[J] . Kevin C. Williams. &nbspAquaculture . 2009 (3)
[9]  
生化技术导论[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中山大学生物系生化微生物学教研室 编, 1979
[10]  
鱼类生理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王义强,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