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饵料饲养的褐牙鲆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

被引:49
作者
高露姣 [1 ]
楼宝 [2 ,3 ]
毛国民 [2 ,3 ]
史会来 [2 ,3 ]
骆季安 [2 ,3 ]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2] 浙江海洋学院海洋与渔业研究所
[3]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褐牙鲆; 饵料; 肌肉; 营养成分;
D O I
10.13233/j.cnki.mar.fish.2009.03.011
中图分类号
S965.39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90801 ;
摘要
比较分析了分别投喂小杂鱼和人工饲料的两组褐牙鲆肌肉营养成分,旨在为褐牙鲆的营养需求研究及其饲料研制提供参考。结果显示:摄食小杂鱼组的水分含量显著低于摄食人工饲料组(P<0.05),而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摄食人工饲料组(P<0.05),粗灰分含量在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褐牙鲆的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18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71.15和70.47,其构成比例符合FAO/WHO的标准。摄食小杂鱼组褐牙鲆中检测到11种饱和脂肪酸(SFA)、6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9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摄食人工饲料组中检测到11种SFA、7种MUFA和9种PUFA。摄食小杂鱼组的∑ω3PUFA[(30.39±2.29)%]显著低于摄食人工饲料组[(34.40±3.32)%](P<0.05),其中小杂鱼组的EPA+DHA的总量为(29.27±2.33)%,显著低于摄食人工饲料组的(33.47±3.36)%(P<0.05);摄食小杂鱼组的∑ω6PUFA为(6.01±0.31)%,显著高于摄食人工饲料组的(5.06±0.37)%(P<0.05)。综合来看,两组褐牙鲆均含有丰富的各种营养成分,摄食小杂鱼组的粗蛋白、粗脂肪和氨基酸营养较好,而摄食人工饲料组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营养较好,两者各有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293 / 29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舟山野生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Temminck et Sehlegel)的人工驯养试验 [J].
楼宝 ;
毛国民 ;
史会来 ;
骆季安 ;
辛俭 ;
郑代明 .
现代渔业信息, 2008, (06) :15-17
[2]   舟山褐牙鲆亲鱼培育与催产技术研究 [J].
毛国民 ;
楼宝 ;
骆季安 ;
史会来 ;
辛俭 ;
郑代明 ;
史海东 .
渔业现代化, 2008, (01) :36-38+31
[3]   野生与养殖银鲳幼鱼氨基酸含量的比较 [J].
彭士明 ;
黄旭雄 ;
赵峰 ;
施兆鸿 ;
李伟微 .
海洋渔业, 2008, (01) :26-30
[4]   黄斑篮子鱼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的评价 [J].
庄平 ;
宋超 ;
章龙珍 ;
张涛 ;
冯广朋 ;
赵峰 ;
黄晓荣 .
水产学报, 2008, (01) :77-83
[5]   舟山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Temmincket Schlegel)人工育苗技术初步研究 [J].
柳敏海 ;
陈波 ;
罗海忠 ;
傅荣兵 ;
罗海军 .
现代渔业信息, 2006, (09) :24-26
[6]   大西洋牙鲆幼鱼肌肉组成与营养需求的探讨 [J].
王波 ;
孙丕喜 ;
荆世锡 ;
褚广志 .
海洋科学进展, 2006, (03) :336-341
[7]   不同家系大黄鱼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 [J].
林利民 ;
王秋荣 ;
王志勇 ;
张雅芝 ;
刘家富 ;
谢芳靖 .
中国水产科学, 2006, (02) :286-291
[8]   斑驳尖塘鳢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的评价 [J].
邴旭文 ;
张宪中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107-111
[9]   中华倒刺鲃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的评价 [J].
邴旭文 ;
蔡宝玉 ;
王利平 .
中国水产科学, 2005, (02) :211-215
[10]   山女鳟肌肉营养组成分析 [J].
尹洪滨 ;
孙中武 ;
沈希顺 ;
王昭明 ;
不详 .
水生生物学报 , 2004, (05) :57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