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规模经营与农村社会阶层结构重塑——兼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社会学命题

被引:66
作者
赵晓峰 [1 ]
赵祥云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社会研究中心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地规模经营; 社会阶层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农地规模经营的三个典型案例发现,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过程中,多元利益主体间存在资源禀赋差异,他们为达到资本优势互补,结成了复杂的"吸纳—依附"关系网络,进而重塑了农村社会阶层结构。而这种重塑在农业生产领域规模经营与农业服务领域规模经营两种模式中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农业生产领域规模经营模式中,农村社会阶层分化趋势明显加快,中坚农民和普通农户处于弱势地位;而在农业服务领域规模经营模式中,农村能人主要负责为农业生产提供相关服务,中坚农民和普通农户开展农业生产,农业收益由多元主体共享。农业服务领域规模经营模式所产生的阶层重塑样态表明,小规模经营仍有生存空间和发展潜力,通过农业服务领域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更符合现阶段中国的国情。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6+85+96 +85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四个问题 [J].
张红宇 .
农业经济问题, 2016, 37 (07) :4-11
[2]   农业合作化路径选择的两大盲点:东亚农业合作化历史经验的启示 [J].
黄宗智 .
开放时代, 2015, (05) :18-35+5
[3]   为谁的农业现代化 [J].
贺雪峰 .
开放时代, 2015, (05) :36-48+6
[4]  
中国农业资本化的特征和方向: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资本化动力[J]. 严海蓉,陈义媛.开放时代. 2015(05)
[6]   大资本农场不能打败家庭农场吗?——华南地区对虾养殖业的资本化过程 [J].
黄瑜 ;
郭琳 .
开放时代, 2015, (05) :88-105+7
[7]   多元主体、庇护关系与合作社制度变迁——以府城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践为例 [J].
赵晓峰 ;
付少平 .
中国农村观察, 2015, (02) :2-12+94
[8]   资本下乡与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农民组织化路径 [J].
蒋永甫 ;
何智勇 .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4, (05) :124-129
[9]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社会化服务功能研究——基于京郊农村的调查 [J].
钟真 ;
谭玥琳 ;
穆娜娜 .
中国软科学, 2014, (08) :38-48
[10]   中坚农民的崛起 [J].
贺雪峰 .
人文杂志, 2014, (07) :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