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规模经营与农村社会阶层结构重塑——兼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社会学命题

被引:66
作者
赵晓峰 [1 ]
赵祥云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社会研究中心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地规模经营; 社会阶层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农地规模经营的三个典型案例发现,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过程中,多元利益主体间存在资源禀赋差异,他们为达到资本优势互补,结成了复杂的"吸纳—依附"关系网络,进而重塑了农村社会阶层结构。而这种重塑在农业生产领域规模经营与农业服务领域规模经营两种模式中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农业生产领域规模经营模式中,农村社会阶层分化趋势明显加快,中坚农民和普通农户处于弱势地位;而在农业服务领域规模经营模式中,农村能人主要负责为农业生产提供相关服务,中坚农民和普通农户开展农业生产,农业收益由多元主体共享。农业服务领域规模经营模式所产生的阶层重塑样态表明,小规模经营仍有生存空间和发展潜力,通过农业服务领域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更符合现阶段中国的国情。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6+85+96 +85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1]  
再造农业[D]. 孙新华.华中科技大学. 2015
[12]  
农政变迁的阶级动力[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英) 伯恩斯坦 (Bernstein, 2011
[13]  
清华社会学评论[M]. 鹭江出版社 ,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编, 2000
[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72
[1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72
[18]   “阶层地权”:农村地权配置的一个分析框架 [J].
田先红 ;
陈玲 .
管理世界, 2013, (09) :69-88
[19]   强制商品化:“被流转”农户的市场化困境——基于五省六地的调查 [J].
孙新华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3 (05) :25-31
[20]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J].
陈锡文 .
求是, 2013, (02) :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