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第三纪济阳坳陷的性质

被引:10
作者
吴富强
汪小昆
胡雪
刘家铎
机构
[1]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总公司,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总公司,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总公司,成都理工学院重庆,重庆,重庆,四川成都
关键词
早第三纪; 济阳坳陷; 莫霍面; 转换-伸展盆地; 形成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从构造-沉积演化出发,论述了济阳坳陷是一个有着复杂演化历史的复合、叠合盆地,在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有着不同的原型盆地和不同的沉积建造。从8个方面(莫霍面上隆和岩石圈减薄、幔源基性火山岩和超基性岩的发育、高的地温梯度、一系列箕状断陷盆地群的伸展量高达50km以上及沉积速率高达0.1mm/a、张性断裂发育、岩石圈呈“三明治式”流变结构样式、位于中地壳的震源以及幔源气的释放、郯庐大断裂的性质)论证了早第三纪济阳坳陷处于转换-伸展状态,并探讨了转换-伸展盆地的形成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16+84 +8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拆离滑脱构造对含油气盆地形成的控制作用——以渤海湾第三纪断陷盆地和新疆焉耆侏罗纪断陷盆地为例 [J].
吴富强 ;
胡雪 ;
马强 ;
张德超 .
新疆石油地质, 2001, (03) :199-201+274
[2]   沉积盆地动力学与油气 [J].
吴富强 ;
刘家铎 ;
胡雪 ;
吴梁宇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0, (04) :368-372
[3]   西北太平洋边缘新生代盆地成因(上):成盆机制述评 [J].
许浚远 ;
张凌云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2) :93-98
[4]   焉耆中生代原型盆地性质及形成机制 [J].
吴富强 .
新疆石油地质, 1999, (04) :298-301+358
[5]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与深部过程的耦合关系 [J].
解习农 .
地学前缘, 1998, (S1)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