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流域持续性强降水期间西太副高位置变异与非绝热加热的关系

被引:22
作者
王黎娟 [1 ]
陈璇 [2 ,1 ]
管兆勇 [1 ]
何金海 [1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武汉中心气象台
关键词
天气学; 西太平洋副高; 全型垂直涡度倾向方程; 江淮流域持续性强降水; 非绝热加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及全国740站逐日降水资料,讨论了江淮流域持续性强降水期间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变动特征及其与非绝热加热的关系。通过个例合成研究发现:副高位置变异与强降水持续期间大气非绝热加热关系密切。强降水持续期间,副高北侧的江淮流域和西侧的孟加拉湾北部地区均存在强烈的视热源和视水汽汇。强降水发生前3 d,江淮流域Q1z开始增大,到降水发生后2 d的Q1z达到最大,尔后逐渐减小,降水结束后变化趋于平缓,此期间不利于副高北抬;此外,强降水发生前2 d,孟加拉湾北部地区Q1z开始增大,降水发生后1 d达最大,副高逐渐西伸,此后,Q1z减小,副高相应有所东退。根据全型垂直涡度倾向方程,对流层中层,江淮流域非绝热加热的垂直变化有利于副高北侧气旋性涡度增长,阻碍副高北进,有利于雨带在江淮流域维持,形成持续性降水;孟加拉湾北部地区非绝热加热的垂直变化有利于副高西侧反气旋涡度增加,可能是诱导副高西伸的原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327 / 33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