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胁迫对水稻生长以及C、N、S元素分配的影响

被引:21
作者
郑飞翔
王效科
侯培强
张巍巍
逯非
欧阳志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臭氧; 水稻; 生长; C; N; S; 碳氮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开顶式气室(Open-top Chamber,OTC),对水稻"3694繁"(Oryza sativa L.,3694 Fan)在浙江嘉兴进行田间原位臭氧(O3)熏气实验,研究不同臭氧浓度熏气对水稻生长以及C、N、S元素分配的影响。实验设置分4个水平:过滤大气组(CF,10nL/L)、自然大气组(NF,40 nL/L)和两个不同浓度的臭氧处理组(O3-1:100 nL/L;O3-2:150 nL/L)。主要结果表明:(1)开始臭氧熏气时,各个处理组单茎水稻各组分生物量没有差异.在熏气后期(水稻成熟期),臭氧处理使单茎水稻根、茎和穗生物量显著下降,根冠比降低,株高显著降低,表明臭氧胁迫增加水稻地上部分的干物质分配,且对株高的影响可能大于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2)臭氧处理使水稻根和茎C元素含量下降,叶C元素含量上升,表明臭氧胁迫提高了叶片中碳分配,而降低了根和茎的碳分配;(3)各个组分N元素含量上升和碳氮比下降;(4)茎、叶和穗S元素含量上升,可能会增强水稻抗氧化系统的作用,从而抵抗臭氧胁迫。所有实验结果表明臭氧浓度升高会对水稻生长产生严重不利影响,从而导致水稻各个组分的C、N、S元素分配格局发生改变。
引用
收藏
页码:1479 / 148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21]  
大气O3浓度升高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典型农作物的影响研究. 郑启伟. 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 . 2006
[22]  
A reassessment of crop loss from ozone. Heck,WW,Adams,RM,Cure,WW,Heagle,AS,Heggestad,HH,Kohut,RJ,Kress,LW,Rawlings,JO,Taylor,OC.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