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对共同体价值的重塑及其政治意义

被引:14
作者
颜德如 [1 ]
迟晓蕾 [2 ,3 ]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3] 辽宁省委党校政治教研部
关键词
“中国梦”; 共同体; 价值; 政治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如果不能及时而有效地遏制、调整群体间日益严重的利益分化和相互对立,那么就有可能出现改革进程迟滞、政治秩序失范、基本共识消解乃至基本价值认同弱化的风险,进而对中国这一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造成消极影响,并成为当代中国必须应对的公共性难题。强调个人利益绝对优先,忽视共同体对个人和群体的根本性作用的自由主义政治理论无法解决这一难题。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中国梦",既强调共同体是个人利益实现的基础和前提,又认为它与个人利益具有根本一致性,个人利益的实现是其落脚点,还重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共同体的共同愿景,重塑了共同体的基本共识和基本价值。这对于当下的中国,具有提振民族信心、稳固发展共识、凝聚中国力量、激发改革动力的政治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近代社会契约论的历史与逻辑.[D].林奇富.吉林大学.2007, 04
[2]   中国的政治改革为何难以形成稳定的共识——对当下政治改革讨论状况的一个观察 [J].
陈明明 .
江苏社会科学, 2013, (02) :118-128
[3]   转型期制度变迁过程中贫富差距扩大的路径机制 [J].
赵方捷 .
社会科学家, 2013, (02) :55-59
[4]   当代社群主义的共同体观念 [J].
龚群 .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1) :32-37
[5]   群体性事件中非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心态 [J].
刘朝晖 .
浙江学刊, 2012, (06) :13-17
[6]   美国的“再平衡”战略:现实评估和中国的应对 [J].
陈雅莉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2, (11) :64-82+157
[7]   转型期弱势群体的相对剥夺感与犯罪 [J].
郭晓红 .
江西社会科学, 2012, 32 (09) :236-240
[8]   美国亚洲战略的再平衡与中国战略优势再评估 [J].
黄仁伟 .
现代国际关系, 2012, (08) :35-36
[9]   为什么说公有制是共产党执政的基础? [J].
卫兴华 .
红旗文稿, 2012, (15) :17-18+1
[10]   盛洪:国有企业的性质、表现、改革 [J].
盛洪 .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 2012, (Z2) :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