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树轮宽度重建秦岭中段分水岭地区1—7月平均气温

被引:19
作者
刘禹 [1 ,2 ]
刘娜 [2 ]
宋慧明 [1 ]
蔡秋芳 [1 ]
包光 [1 ,3 ]
王伟平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3] 不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秦岭中段; 分水岭; 树轮宽度; 气温重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秦岭中段分水岭地区秦岭落叶松树轮宽度指标,建立了该地区1814—2003年的树轮标准化年表。分析表明,该地标准化年表与当年1—7月平均气温显著相关。在此基础上设计转换方程,利用多元回归技术重建了秦岭中段分水岭地区的1—7月平均气温,重建序列的方差解释量为41.2%(F=15.062,p<0.0001),重建序列显示在过去190a中气温较低的时段主要有1814—1850年和1876—1889年;偏暖期主要有1851—1875年和1890—1933年;而1934—1990年这一时期气温变化幅度较小,气温相对比较稳定;1990年之后升温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260 / 26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地形对中国气温季节分布格局的差异影响 [J].
卢爱刚 ;
康世昌 ;
庞德谦 ;
王天明 ;
葛剑平 .
生态环境, 2008, (04) :1450-1452
[2]   全球变暖与东北地区气温变化研究 [J].
高锋 ;
王宝书 .
海洋预报, 2008, (01) :25-30
[3]   Bootstrap方法的历史发展和前沿研究 [J].
谢益辉 ;
朱钰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8, (02) :90-96
[4]   全球变暖及我国气候变化的事实 [J].
张建云 ;
王国庆 ;
李岩 ;
刘九夫 ;
贺瑞敏 .
中国水利, 2008, (02) :28-30+34
[5]   全球变暖加剧对极端气候概率影响的初步探讨 [J].
刘吉峰 ;
丁裕国 ;
江志红 .
高原气象, 2007, (04) :837-842
[6]   以树轮宽度重建九寨沟1750年以来冬半年平均最低温度 [J].
宋慧明 ;
刘禹 ;
倪万眉 ;
蔡秋芳 ;
孙军艳 ;
葛文斌 ;
萧维扬 .
第四纪研究, 2007, (04) :486-491
[7]   近50年来新疆天山山区水循环要素的变化特征与趋势 [J].
蓝永超 ;
吴素芬 ;
钟英君 ;
韩萍 ;
赵琪 .
山地学报, 2007, (02) :177-183
[8]   1736~1999年西安与汉中地区年冬季平均气温序列重建 [J].
郑景云 ;
葛全胜 ;
郝志新 ;
田砚宇 .
地理研究, 2003, (03) :343-348
[9]   秦岭南坡佛坪1789年以来1~4月平均温度重建 [J].
刘洪滨 ;
邵雪梅 .
应用气象学报, 2003, (02) :188-196
[10]   中国陕西关中及周边地区近500年来初夏干燥指数序列的重建 [J].
刘洪滨 ;
邵雪梅 ;
黄磊 .
第四纪研究, 2002, (03) :22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