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树轮宽度重建九寨沟1750年以来冬半年平均最低温度

被引:44
作者
宋慧明 [1 ]
刘禹 [1 ]
倪万眉 [1 ]
蔡秋芳 [1 ]
孙军艳 [1 ]
葛文斌 [2 ]
萧维扬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四川省地质勘察局
[3] 九寨沟管委会
关键词
九寨沟; 树木年轮宽度; 冬半年平均最低温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四川九寨沟地区树轮宽度年表对该地区1750A·D.以来的冬半年(上年11月到当年3月)平均最低温度进行模拟重建,重建方程的方差解释量为46·2%(调整自由度后为45·1%)。结果表明,九寨沟地区在重建期间平均最低温度较低的时段主要有1814~1844年和1937~1984年两个阶段;而平均最低温度较高的时段主要有1795~1813年和1984年至今两个时期,其中1984年之后的升温时段尤为显著,与川西其他地点冬季温度重建非常相近。计算显示,与尼泊尔Kathmandu冬半年平均气温(上年10月到当年2月)相比,九寨沟地区冬半年平均最低温度存在显著2年滞后(r=0·27,p<0·0001),而1825年前后及1970年前后两个冬季低温时段在两个地点大体是一致的,这些现象表明青藏高原周边地区冬半年温度变化的趋同性。功率谱分析表明,九寨沟地区冬半年平均最低温度2·11~6·86a的准周期与ENSO周期比较一致,而18·46a准周期则显示了该地气温变动与天文准19a周期有一定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86 / 49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青海都兰地区公元850年以来树轮记录的降水变化及其与北半球气温的联系
    刘禹
    安芷生
    马海州
    蔡秋芳
    刘征宇
    John KKutzbach
    史江峰
    宋惠明
    孙军艳
    易亮
    李强
    杨银科
    王雷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5) : 461 - 471
  • [2]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Ⅰ):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
    丁一汇
    任国玉
    石广玉
    宫鹏
    郑循华
    翟盘茂
    张德二
    赵宗慈
    王绍武
    王会军
    罗勇
    陈德亮
    高学杰
    戴晓苏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 (01) : 3 - 8+50
  • [3] 采用高山松最大密度重建川西高原近百年夏季气温
    吴普
    王丽丽
    邵雪梅
    [J]. 地理学报, 2005, (06) : 120 - 128
  • [4] 利用贺兰山北部树轮资料重建过去270年以来6~8月平均干燥指数
    刘禹
    王雷
    史江峰
    蔡秋芳
    [J]. 第四纪研究, 2005, (05) : 540 - 544
  • [5] 青海德令哈地区近400年来的降水量变化与太阳活动
    黄磊
    邵雪梅
    [J]. 第四纪研究, 2005, (02) : 184 - 192
  • [6] 贺兰山油松生长的气候响应机制初步探讨
    史江峰
    刘禹
    E.Vaganov
    蔡秋芳
    V.Shishov
    [J]. 第四纪研究, 2005, (02) : 245 - 251
  • [7] 树轮记录的青海德令哈地区千年降水变化
    邵雪梅
    黄磊
    刘洪滨
    梁尔源
    方修琦
    王丽丽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2) : 145 - 153
  • [8] 以树轮晚材宽度重建公元1726年以来贺兰山北部5~7月降水量
    刘禹
    史江峰
    V.Shishov
    E.Vaganov
    杨银科
    蔡秋芳
    孙军艳
    王雷
    I.Djanseitov
    [J]. 科学通报, 2004, (03) : 265 - 269
  • [9] 内蒙古锡林浩特白音敖包1838年以来树轮降水记录
    刘禹
    蔡秋芳
    W.K.Park
    安芷生
    马利民
    [J]. 科学通报, 2003, (09) : 952 - 957
  • [10] 用树木年轮重建天山中部近350a来的降水量
    袁玉江
    李江风
    胡汝骥
    刘潮海
    焦克勤
    李忠勤
    [J]. 冰川冻土, 2001, (01) : 34 -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