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山东省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研究

被引:9
作者
郭庆
邓凯文
机构
[1]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资源未枯竭城市; 偏离—份额分析; 产业结构;
D O I
10.13962/j.cnki.37-1486/f.2016.06.017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采用2005年到2014年面板数据,分析了山东省资源未枯竭城市—东营、泰安、莱芜、济宁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间动态关系。认为四个城市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全省增长份额和产业结构转移份额,而区域竞争力份额贡献较少;山东省经济增长对四个城市经济的带动作用由高至低依次为东营、济宁、泰安、莱芜,全省经济增长波动对莱芜的影响最小;济宁和泰安第三产业对经济有较大推动作用,东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第二、第三产业共同推动了莱芜经济增长。最后针对四个城市的产业结构特点,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5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产业经济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苏东水主编, 2000
[12]  
产业结构优化论[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周振华著, 1992
[13]   产业结构问题研究前沿综述 [J].
吕铁 ;
贺俊 ;
邓洲 .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10, (03) :66-73
[14]   关于产业结构调整几个问题的探讨 [J].
金碚 ;
吕铁 ;
李晓华 .
经济学动态, 2010, (08) :14-20
[15]   探析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两大制约因素附视频 [J].
蒙丹 .
发展研究, 2010, (05) :31-34
[16]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 [J].
张丽峰 .
开放导报, 2010, (02) :26-32
[17]   东北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难题与破解 [J].
钱勇 ;
于左 .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8, (01) :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