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类人格障碍倾向大学生的自尊异质性研究

被引:7
作者
金莹
卢宁
机构
[1] 不详
[2] 深圳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与咨询中心
[3] 不详
关键词
C类人格障碍; 自尊异质性; 防御自尊; 条件自尊; 不稳定自尊;
D O I
10.16128/j.cnki.1005-3611.2013.02.009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C类人格障碍倾向大学生的自尊异质性及其对C类人格障碍检出的预测作用。方法:通过人格障碍筛查问卷(PDQC-2)从深圳某大学820名本科生中筛查单一无共型的C类人格障碍倾向个体,同时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RSES)、社会期望量表(MCSD)、不稳定自尊量表(ISES)、条件自尊量表(CSES)测量其各型自尊。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OBC组在条件自尊和不稳定自尊上有显著差异(P<0.05),DEP组与AVD组在各型自尊上均有显著差异(P<0.05);②C类人格障碍三组之间在条件自尊得分上无显著差异,OBC组在外显自尊及防御性上得分最高,AVD组最低(P<0.05);在不稳定自尊得分上,OBC组最低,AVD组最高(P<0.05);DEP组的RSES、MCSD及ISES得分均居中间水平;③仅条件自尊对OBC的检出有正向预测作用(B=0.193,P<0.05);条件自尊(B=0.189,P<0.05)及不稳定自尊(B=0.251,P<0.05)对DEP检出的预测效果显著;外显自尊(B=-0.242,P<0.05)、防御自尊(B=-0.106,P=0.088)及条件自尊(B=0.157,P<0.05)对AVD的检出预测效果显著。结论:①与正常大学生自尊结构相比,OBC大学生自尊属于条件化程度较高的高外显类型,而依赖型和回避型同属于高条件化的不稳定低自尊;②C类人格障碍组内比较,高条件化是共同特点,外显自尊和防御性以强迫型最高、回避型最低,不稳定性以强迫型最低、回避型最高,依赖型的自尊结构居二者之间;③自尊的条件化是C类各型人格障碍共同的危险因素,自尊的不稳定性对依赖型人格障碍有预测作用,而外显自尊水平及防御性仅对回避型人格障碍有负向预测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20 / 22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回避型人格障碍大学生的自尊与情感 [J].
叶刚 ;
姚方敏 ;
付文青 ;
孔明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1, 25 (02) :141-145
[2]   大学生人格障碍症状与早期亲子依恋的相关研究 [J].
周秋蓉 ;
凌辉 ;
张建人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 (06) :654-655
[3]   大学生人格障碍症状水平与童年期创伤经历的相关研究 [J].
凌辉 ;
杨艳 ;
张建人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 (05) :522-523+521
[4]   大学生人格障碍症状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J].
张建人 ;
凌辉 ;
周峰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 (05) :519-521
[5]   CCMD-2-R诊断标准的人格障碍检测工具的编制及其信度效度检验——人格障碍检测工具系列研究Ⅲ [J].
卢宁 ;
刘协和 ;
李智明 ;
张波 ;
谢聪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1, (02) :133-136+128
[6]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表现、形成和治疗 [J].
何克 ;
刘丽君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1) :78-82
[7]   人格障碍现代研究的若干问题 [J].
陈仲庚 ;
甘怡群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93, (02) :65-68+83
[8]   Paranoia and instability of self-esteem in adolescents [J].
Raes, Filip ;
Van Gucht, Dinska .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9, 47 (08) :928-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