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结扎与腹主动脉缩窄所致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比较

被引:29
作者
张冬颖
罗羽慧
杨辉
覃数
李法琦
机构
[1]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市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临床药理研究所,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重庆,重庆,重庆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大鼠; 冠状动脉结扎; 腹主动脉缩窄; 心力衰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6 [血液循环衰竭];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结扎术与腹主动脉缩窄术所建立的大鼠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模型在病理及病理生理学等方面的差别。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冠状动脉结扎术组(A组)和腹主动脉缩窄术组(B组),8周后测定血流动力学变化,计算左、右心室重量指数,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A、B组死亡率分别为33%、17%;左、右心室重量指数(LVWI、RVWI)分别升高28%、40%和23%、40%,A组LVWI升高较B组更明显(P<0.05);两种CHF模型动脉收缩压(BPs)、动脉舒张压(BPd)、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压力上升和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均较Control组显著降低(P<0.01),A组较B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光镜下A组梗死区纤维组织替代坏死心肌细胞,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非梗死区心肌细胞肥大伴间质显著增生;B组心肌细胞肥大,排列紊乱,小血管壁增厚,间质增生伴少量炎细胞浸润。结论冠脉结扎术和腹主动脉缩窄术均是建立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的有效方法。两者的差别是: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的是压力超负荷型CHF模型,冠脉结扎术建立的是低心输出量型CHF模型,后者心衰程度更严重,其病理生理演变过程与充血性心力衰竭更接近。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7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腹主动脉缩窄大鼠模型制作及临床意义 [J].
胡咏梅 ;
李法琦 ;
罗羽慧 ;
余江恒 .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4, (03) :322-324
[2]   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肺、肾血管重构的动态研究 [J].
任海玲 ;
江时森 ;
谢渡江 ;
汪春晖 ;
杭涛 .
中国微循环, 2003, (02) :93-95+100
[3]   慢性心肌梗塞大鼠实验模型 [J].
刘元生 ;
陈运贞 .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2, (02) :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