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降水蒸发差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关系

被引:9
作者
孙卫国 [1 ]
程炳岩 [2 ]
郭渠 [1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2] 重庆市气候中心
关键词
华北地区; 降水蒸发差; 副热带高压; 交叉小波变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61.6 [降水、降雪];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为揭示华北地区当代水资源受大气内部运动规律制约和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采用小波相关和交叉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华北地区降水蒸发差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和北界位置变化的时频相关。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华北南部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有所缓解,但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东北部仍处于持续缺水期;华北地区降水蒸发差与副高脊线及北界位置变化相关密切,存在年际和年代际尺度的显著相关振荡,与副高脊线的年代际尺度相关凝聚性最强;时域中年际尺度相关存在局部化特征,年代际尺度相关具有阶段性。分析认为,2000年以来副高脊线和北界位置偏北并维持反气旋型环流,有利于水汽向华北输送,使得华北降水增多成为近年来华北南部降水蒸发差增大的主要原因;而华北东北部仍处于持续缺水期,与东亚季风减弱不利于西南气流的水汽输送以及蒙古高原显著增暖导致蒸发增大等因素有关。副高强度和位置异常影响东亚季风强度和西风带槽脊位置引起华北降水和气温变化发生异常,对华北地区降水蒸发差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具有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东亚季风环流对华北地区降水蒸发差的影响 [J].
孙卫国 ;
程炳岩 ;
郭渠 .
中国农业气象, 2009, 30 (03) :327-334
[2]   张家口近47年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 [J].
张云娉 ;
刘爱梅 ;
苗志成 ;
王娟娟 ;
安磊 .
中国农业气象, 2008, (03) :277-280
[3]   交叉小波变换在区域气候分析中的应用 [J].
孙卫国 ;
程炳岩 .
应用气象学报, 2008, (04) :479-487
[4]   沧州地区近40年来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分析 [J].
龚宇 ;
邢开成 ;
王璞 .
中国农业气象, 2008, (02) :143-145
[5]   阿拉善荒漠地区近50年气候变化的多时间尺度分析 [J].
韩海涛 ;
胡文超 ;
司建华 ;
张凯 .
中国农业气象, 2008, (02) :139-142+201
[6]   河南省气候变化与北极涛动的多时间尺度相关 [J].
孙卫国 ;
程炳岩 ;
顾万龙 .
高原气象, 2008, (02) :430-441
[7]   基于能量平衡的华北平原农田蒸散量的估算 [J].
王纯枝 ;
宇振荣 ;
毛留喜 ;
陈健 ;
刘云慧 .
中国农业气象, 2008, (01) :42-46
[8]   华北干旱化趋势及转折性变化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关系 [J].
马柱国 .
科学通报, 2007, (10) :1199-1206
[9]   华北地区降水、蒸发和降水蒸发差的时空变化特征 [J].
周连童 ;
黄荣辉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6, (03) :280-295
[10]   北极涛动年代际变化对华北地区干旱化的影响 [J].
琚建华 ;
吕俊梅 ;
任菊章 .
高原气象, 2006, (01) :7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