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塞中医辨证分型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检测证的指标探讨

被引:18
作者
林松波
连棋周
庞明
梁晖
陈忠良
孙光
谢尧政
机构
[1] 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福州,厦门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福州,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福州,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福州,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福州,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福州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血管内皮活性因子; 血瘀证; 活血化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 (ACI)急性血瘀期辨证分型与其关系 ,提出ACI急性血瘀期证的量化标准与意见。方法 :测定 66例ACI急性血瘀期患者 ,分别测定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 ,并与健康人 ( 2 0名 )作比较。结果 :( 1)标证中以“痰”、“瘀”为主的风痰瘀血、气虚血瘀、痰热腑实证均见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 PA)活性下降 (P <0 0 5) ,其中以气虚血瘀证活性型t PA下降更为明显 (P <0 0 1) ;而以本虚为主的阴虚风动证 ,则见活性型t PA含量增高 (P <0 0 5) ;肝阳上亢及阴虚风动证以 6 酮 前列腺素F1α( 6 keto PGF1α)下降显著 (P <0 0 1)。 ( 2 )经逐步回归判别 ,虽然影响急性血瘀严重程度与t PA活性、神经系统缺损积分以及年龄增长等三因素等有关 ,但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 ,不存在密切的正负关系。 ( 3)影响神经系统缺损积分经统计学分析 ,与血瘀积分呈正相关 (r =0 70 ,P <0 0 1)。结论 :( 1)风痰瘀血、气虚血瘀、痰热腑实证其病变基础主要为纤溶系统活性降低 ,而阴虚风动和肝阳上亢证则见前列腺素系统活性降低。多指标综合分析 ,有助于中医对ACI急性血瘀期证型的判别。 ( 2 )单一指标无助于区别ACI急性血瘀期型别 ,其改变仅能说明血瘀存在 ,究属哪一型别 ,应做综合分析加以判断。 ( 3)影响神经系统缺损积
引用
收藏
页码:911 / 9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血瘀证 [J].
李晓 ;
姜萍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 (02) :75-77
[2]   建立中风病血瘀证宏观辨证量化标准的方法探讨 [J].
吴大嵘 ;
梁伟雄 ;
温泽淮 ;
黄燕 ;
赖世隆 .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 (04) :249-252+258
[3]   脑血管病临床辨证规范化定量化的进一步研究 [J].
梁宝华 ;
王永炎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 (02) :48-50+72
[5]   关于血瘀证与活血化瘀治法研究方向探析 [J].
翁维良 ;
苏庆民 .
中医杂志, 1996, (12) :744-746
[6]   脑梗塞肝阳化风证实验诊断指标的研究 [J].
鄢东红,金益强,翁伟强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6, (11) :664-666
[7]   血瘀证目征与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比较研究 [J].
李国贤,鄢毅,袁景珊,李晴,李冰芳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5, (08) :472-475
[8]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M]. 学苑出版社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研究学会编,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