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性技术及其识别预测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18
作者
石慧
潘云涛
苏成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关键词
颠覆性技术; 技术识别; 技术预测; 综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50 [情报学]; G301 [科学学];
学科分类号
1205 ; 1201 ; 1204 ;
摘要
为了把握颠覆性技术的研究进展,首先梳理颠覆性技术的提出背景,对颠覆性技术的内涵、特征以及分类进行讨论分析,进一步将颠覆性技术与其他几类相关技术进行区分。然后对已有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将识别与预测方法按照识别模式分为3大类:主观判断、客观推导、主观判断与客观推导相结合,大类下包括具体方法。对具体方法分别展开描述,分析总结各种方法的主要思想、优缺点以及使用范围等。研究发现,主观判断的方法较多用于国家等宏观层面,聚焦于技术的市场等环境因素。客观推导聚焦于技术本身,适用于单个技术识别。主观判断和客观推导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是未来识别与预测颠覆性技术的趋势。国内缺少较为权威的专业咨询机构,缺少基于国内市场需求的技术预测报告。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8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颠覆性技术识别与预测方法研究进展 [J].
王超 ;
许海云 ;
方曙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 (09) :152-160
[2]   DARPA技术创新的成功与挑战 [J].
黄志澄 .
科技导报, 2018, 36 (04) :26-32
[3]   5项颠覆性技术引领未来制造业发展 [J].
李晓红 ;
祁萌 .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2018, (01) :17-22
[4]   基于LDA-SVM论文摘要多分类新兴技术预测 [J].
董放 ;
刘宇飞 ;
周源 .
情报杂志 , 2017, (07) :40-45+133
[5]   基于Delphi和DEMATEL法影响国网的颠覆性创新技术影响因素综合排序分析 [J].
李晓龙 ;
鲁平 ;
李存斌 .
科技管理研究, 2017, 37 (06) :127-133
[6]  
备战5G,赛灵思RFSoC实现颠覆性技术突破[J]. 单祥茹.中国电子商情(基础电子). 2017(03)
[7]   中国工程科技农业领域2035技术预见研究 [J].
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农业领域课题组 .
中国工程科学, 2017, 19 (01) :87-95
[8]   中国环境工程科技2035技术预见研究 [J].
但智钢 ;
史菲菲 ;
王志增 ;
王辉锋 ;
张裴雷 ;
郝吉明 ;
段宁 .
中国工程科学, 2017, 19 (01) :80-86
[9]   颠覆性技术的“摇篮”高明在哪儿 [J].
王武军 .
中国中小企业, 2016, (06) :50-51
[10]   颠覆性技术的演化轨迹及早期识别——以智能手机等技术为例 [J].
苏敬勤 ;
刘建华 ;
王智琦 ;
陈悦 ;
姜照华 .
科研管理, 2016, 37 (03) :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