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内“文化反授”:概念、理论和大数据实证

被引:44
作者
陈云松
朱灿然
张亮亮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社会化; 文化反哺; 文化反授; 网络热词; 大数据; 网络传播;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17.01.005
中图分类号
C913.4 [文教、卫生];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050302 ;
摘要
"文化反哺"是代际的反向社会化。而本文提出,反向社会化有代际和代内两种模式。随着互联网特别是自媒体的普及,以代内反向传播为特征的"文化反授"现象应运而生,文化的传授者比学习者年轻,但不具有亲子式的代际年龄差异。与代际"文化反哺"相比,代内"文化反授"具有年龄差距趋近化、空间距离扩大化、传承关系多元化、施受身份瞬时化、传播内容选择化和变迁条件虚置化等六大特征。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本文以"网络热词"的传播为例,利用提取自新浪微博和百度搜索2013-2015年的网络热词的每日词频指标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时间序列的宏观分析和基于面板数据的微观分析均证实了代内"文化反授"模式的存在。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100+244 +244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1]   文化反哺与媒介影响的代际差异 [J].
周晓虹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6, (02) :63-70
[2]   后喻文化:信息时代的文化反哺 [J].
李凌凌 ;
郭晨 .
新闻爱好者, 2016, (01) :37-41
[3]   中国青年的历史蜕变: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 [J].
周晓虹 .
江苏社会科学 , 2015, (06) :71-78
[4]   微信QQ的分野:网络社交的人类学分析 [J].
韩立勇 .
南风窗, 2015, (19) :49-50+48
[5]   青少年的手机使用、数字代沟与文化反哺——基于对福建省漳州市中学生家庭的实证分析 [J].
朱秀凌 .
新闻界, 2015, (11) :47-53
[6]   网络热词:一种亚文化传播的民意表达 [J].
李铁锤 .
当代传播, 2015, (03) :85-87
[7]   代际关系变化的历史透视及其意义 [J].
连连 .
河北学刊, 2015, 35 (03) :92-96+110
[8]   代际差异、感受结构与社会变迁——从文化反哺说起 [J].
成伯清 .
河北学刊, 2015, 35 (03) :96-100+110
[9]   静悄悄的革命是否临近?——从80后和90后的价值观转变看年轻一代的先行性 [J].
李春玲 .
河北学刊, 2015, 35 (03) :100-104+110
[10]   从颠覆、成长走向共生与契洽——文化反哺的代际影响与社会意义 [J].
周晓虹 .
河北学刊, 2015, 35 (03) :10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