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 条
太子河流域生境质量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被引:11
作者:
王琼
[1
]
卢聪
[1
,2
]
韩青
[1
,2
]
范志平
[1
,3
]
刘杰
[4
]
李法云
[1
]
涂志华
[1
]
王善祥
[1
,2
]
赵悦
[1
,2
]
机构:
[1]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生态环境研究院
[2]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
[3]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4] 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来源:
关键词:
生境质量评价;
主成分分析;
熵权法;
社会经济;
土地利用方式;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710.004
中图分类号:
X2 [社会与环境];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采用主成分分析(PCA)与熵权相结合的方法,对太子河流域生境质量进行评价,并运用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的方法识别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方式对生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太子河流域生境质量等级为好的河段占4.35%,较好和一般的河段占91.30%,差的河段占2.17%;生境质量等级较好的河段主要位于上游地区,中游地区生境质量一般,下游鞍山段的生境质量较差;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生境质量的主要因素,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均显示生境质量与人口密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与耕地、建设用地面积比例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林地面积比例呈显著正相关;社会经济状况和土地利用方式能分别解释流域生境质量特征的45.7%和39.5%;合理配置产业结构、优化土地利用方式可有效地逐步改善太子河流域生境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2917 / 2925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