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市场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1992年至2008年的探索、准备和基本建制阶段,这个阶段的政策主要以"无悔减排"的节能目标为主,伴随着"巴厘路线图"进程开启和国内工作的起步,新的工作体制得以建立,此时的市场机制主要是项目层、收益性的、单向的国际交易;二是2009年至2015年的过渡、培育和战略决策阶段,这个阶段的政策正式过渡到以碳强度、能源强度并重的结构减排目标为主的体系,伴随着"德班平台"进程开启和国内试点的需要,国家中长期低碳发展的宏观战略部署得以开展,决策支撑体系更为完善,碳强度、非化石能源占比、碳汇、峰值时间等多重新目标正式提出,此时的市场机制主要是探索性的、自下而上的、基于配额的地方试点创新。随着2015年《巴黎协定》的达成和碳排放峰值目标的实施进入日程,中国当前正步入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实施和市场建设的第三阶段,宏观政策施力点将逐步过渡到总量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将出现拐点、低碳能源投资将超过传统能源,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以增长转型、能源转型、消费转型为主的低碳革命进入提速增效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