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方式对春玉米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57
作者
王敬亚
齐华
梁熠
王晓波
吴亚男
白向历
刘明
孟显华
许晶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
关键词
玉米; 栽培方式; 光合特性; 干物质积累;
D O 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09.05.029
中图分类号
S513.04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的群体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及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宽窄行配比可使其群体保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且中后期叶面积指数衰减较慢,漏光损失较少,净光合速率提高,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为获得玉米高产奠定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15+120 +12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高产玉米群体的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分析 [J].
曹娜 ;
于海秋 ;
王绍斌 ;
于挺 ;
曹敏建 .
玉米科学, 2006, (05) :94-97
[2]   栽培方式与作物群体结构对寒地春玉米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J].
杨克军 ;
李明 ;
李振华 .
玉米科学, 2006, (05) :78-83
[3]   大垄双行种植玉米群体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的解析 [J].
武志海 ;
张治安 ;
陈展宇 ;
徐克章 .
玉米科学, 2005, (04) :62-65
[4]   种植方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动态变化的研究 [J].
肖春华 ;
李少昆 ;
刘景德 ;
王文静 ;
宋秋生 .
新疆农业科学, 2004, (06) :397-401
[5]   玉米宽窄行种植产量与效益分析 [J].
刘武仁 ;
冯艳春 ;
郑金玉 ;
刘凤成 ;
朱晓丽 ;
何志 ;
李勇 ;
裴攸 ;
曹雨 ;
不详 .
玉米科学 , 2003, (03) :63-65
[6]   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附视频 [J].
范厚明 ;
余莉 ;
余慧明 .
贵州农业科学, 2003, (04) :25-26
[7]   玉米宽窄行种植的土壤环境变化研究 [J].
刘武仁 ;
边少锋 ;
郑金玉 ;
刘凤成 ;
冯艳春 ;
杨双 ;
张丽华 ;
朱晓丽 ;
何志 ;
李勇 ;
裴攸 ;
曹雨 ;
高德全 .
玉米科学, 2002, (04) :52-55
[8]   不同产量水平玉米杂交种生育后期光合效率比较分析 [J].
李潮海 ;
刘奎 .
作物学报, 2002, (03) :379-383
[9]   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推广 [J].
范玉良 ;
奚宗耀 ;
籍平 ;
王文杰 ;
吴常恕 ;
宋宝森 ;
那春芳 ;
陈俊英 .
玉米科学, 1999, (03) :49-50
[10]   紧凑型夏玉米群体光合特性与产量关系分析 [J].
崔彦宏 ;
罗蕴玲 ;
李伯航 ;
不详 .
玉米科学 , 1994, (02) :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