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原子化村庄公共事务的治理困境与应对策略

被引:43
作者
刘启英
机构
[1]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公共事务治理; 原子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工业化、市场化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中国农村社会从传统封闭结构逐渐走向现代开放状态,乡村社会青年劳动力的外流造成了乡村社会人口结构的"空心化"和社会关系的"功利化",加剧了村民的"去组织化"状态与"合作化"困境,导致原子化村庄公共事务治理陷入政治权威的分散化、参与动员动力不足、资源争取能力弱化、公共精神逐步衰落等危急之中。因此,需要再造原子化村庄的体制性组织,重塑体制性组织的权威;建立村庄新型社会组织,培育现代农民之公共精神;推动原子化村庄的公共性建设,重塑乡村社会之文化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农民组织化与乡村治理 [J].
杨郁 ;
刘彤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06) :112-117
[2]   村落价值与乡村治理关系的探讨 [J].
朱启臻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8, (03) :32-39+153
[3]   乡村公共文化的实践逻辑及其治理 [J].
韩鹏云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8, (03) :103-111
[4]   基层党组织与乡村治理现代化: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分析 [J].
蔡文成 .
理论与改革, 2018, (03) :62-71
[5]   中国乡村治理主体与治理规则的双重变奏 [J].
马良灿 ;
黄玮攀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04) :49-57
[6]   论乡村社会关系的个体化——“外出务工型村庄”社会关系的特征概括 [J].
张良 .
江汉论坛, 2017, (05) :139-144
[7]   乡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思考 [J].
贺雪峰 .
探索, 2017, (02) :41-46+2
[8]   农村治理新范式:构建基层互动治理 [J].
李紫娟 .
学海, 2017, (01) :163-167
[9]   何谓公共性,社区公共性何以可能? [J].
李蔚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42 (04) :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