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中杂草稻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18
作者
杨杰 [1 ]
仲维功 [1 ]
陈志德 [1 ]
王军 [1 ]
汤陵华 [1 ]
闵思桂 [2 ]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江苏省高邮市种子公司
关键词
扬中杂草稻; 休眠性; 落粒性; 红色果皮;
D O I
10.19588/j.issn.1003-935x.2007.03.005
中图分类号
S451 [杂草];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扬中杂草稻具备杂草稻的基本特性,又是一个具有遗传多样性的混合群体。扬中杂草稻具有较强的休眠性,但比穞稻等代表性的杂草稻弱。扬中杂草稻落粒性强,与穞稻等代表性杂草稻表现基本一致。亲和性研究表明,扬中杂草稻与广亲和品种02428(S5n)正反交杂种F1结实率正常,而与籼稻特青和扬稻6号的杂种F1生育期超亲,在南京不能正常抽穗。与粳稻武运粳7号、粳稻品系27114的杂种F1表现为半不育。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江苏省杂草稻成因及防控策略 [J].
潘学彪 ;
陈宗祥 ;
左示敏 ;
张亚芳 .
江苏农业科学, 2007, (04) :52-54
[2]   江苏扬中“杂草稻”的籼粳分类 [J].
仲维功 ;
杨杰 ;
陈志德 ;
汤陵华 ;
王才林 ;
施积文 ;
肖跃成 .
江苏农业学报, 2006, (03) :238-242
[3]   辽宁省杂草稻的初步考察 [J].
马殿荣 ;
陈温福 ;
徐正进 ;
张文忠 .
辽宁农业科学, 2005, (06) :22-24
[4]   寒地穞生稻发生原因及防御对策 [J].
孟英 ;
魏永海 ;
栾浩文 ;
任宝君 ;
仲桂芳 .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5, (02) :55-56
[5]   杂草稻的分类地位和利用途径探讨 [J].
许聪,吴万春 .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2) :146-151
[6]   连云港(禾鲁)稻研究 [J].
蒋荷 ;
吴竟仑 ;
王根来 ;
王苏 .
作物品种资源, 1985, (02) :4-7
[7]  
H. S. Suh,Y. I. Sato,H. Morishima.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weedy rice (Oryza sativa L.) based on morpho-physiology, isozymes and RAPD markers[J].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1997
[8]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主编.中国稻作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