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茶树品种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抗性

被引:53
作者
金珊 [1 ]
孙晓玲 [2 ]
陈宗懋 [1 ,2 ]
肖斌 [1 ]
机构
[1] 不详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
[3] 不详
[4]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5] 不详
关键词
茶树品种; 假眼小绿叶蝉; 抗性; 生长繁殖; 取食行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71.1 [茶];
学科分类号
0902 ; 090203 ;
摘要
【目的】比较竹山一号、恩标、龙井43等9个茶树品种对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 the)的抗性水平,为茶树品种抗虫性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调查叶蝉在不同品种上的田间数量动态、生命周期、每雌产若量和若虫成活率,并用刺探电位图谱(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EPG)技术记录叶蝉的取食行为。【结果】①叶蝉在恩标、竹山一号、斑竹园和蓝天上的田间虫口密度普遍大于德清、建德、长兴紫笋和举岩;②德清、举岩、长兴紫笋、建德和龙井43上叶蝉的生命周期显著长于恩标、斑竹园和竹山一号;③恩标和斑竹园上小绿叶蝉每雌产若量明显多于举岩、长兴紫笋、建德和龙井43;④恩标和竹山一号上若虫成活率最高,分别为55.00%和50.00%;举岩上若虫成活率最低,仅为32.00%;⑤竹山一号和恩标上叶蝉取食时间显著长于德清、举岩、长兴紫笋、建德和龙井43,与蓝天和斑竹园没有显著差异;⑥使用聚类分析评价9个茶树品种抗叶蝉能力,将其分为两大类。第Ⅰ类:举岩、德清、龙井43、建德和长兴紫笋,对假眼小绿叶蝉抗性较强;第Ⅱ类:蓝天、斑竹园、竹山一号和恩标,对假眼小绿叶蝉抗性较弱。不同品种对叶蝉的抗性从强至弱的顺序为:举岩>德清、龙井43、建德和长兴紫笋>蓝天、斑竹园和竹山一号>恩标。【结论】田间虫口密度、生命周期、每雌产若量、若虫成活率和取食时间能够体现假眼小绿叶蝉在茶树品种上的自然选择、适应度和取食偏好,在分类茶树品种抗叶蝉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255 / 26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EPG技术分析不同品种茶树抗假眼小绿叶蝉取食行为的差异 [J].
刘丽芳 ;
徐德良 ;
穆丹 ;
韩宝瑜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1, 38 (02) :281-286
[2]   灰飞虱对杀虫剂抗药性的研究进展 [J].
王彦华 ;
吴长兴 ;
赵学平 ;
苍涛 ;
陈丽萍 ;
俞瑞鲜 ;
吴声敢 ;
王强 .
植物保护, 2010, (04) :29-35
[3]   农药对害虫天敌的Hormesis效应研究进展 [J].
余月书 ;
沈国清 ;
陆贻通 ;
程国华 .
植物保护, 2009, 35 (05) :10-13
[4]  
新疆不同棉花品种烟粉虱实验种群[J]. 于江南,陈丹,赛里克古力·胡尔漫哈里,李杰,孙新华.应用生态学报. 2009(06)
[5]   福建主要茶树品种间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动态及其抗虫性比较 [J].
毛迎新 ;
邹武 ;
马新华 ;
林乃铨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9, (01) :16-19
[6]   3种寄主植物对条沙叶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J].
张华普 ;
相建业 ;
吴云锋 ;
胡亮 ;
董旭燕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10) :163-167
[7]   茶树抗病虫机制的研究进展 [J].
杨丽丽 ;
郑高云 ;
梁丽云 ;
杨云秋 ;
高旭晖 .
福建茶叶, 2008, (02) :8-11
[8]   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种群的生态调控 [J].
杨青 ;
余德亿 .
福建茶叶, 2008, (02) :33-35
[9]   唾液成分在刺吸式昆虫与植物关系中的作用 [J].
严盈 ;
刘万学 ;
万方浩 .
昆虫学报, 2008, (05) :537-544
[10]   害虫抗药性进化的遗传起源与分子机制 [J].
何月平 ;
沈晋良 .
昆虫知识, 2008, (02) :175-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