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代苏-鲁活动大陆边缘榴辉岩、煌斑岩、金矿及富集地幔间的成因联系

被引:37
作者
胡受奚
孙景贵
凌洪飞
叶瑛
翟建平
方长泉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3]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4] 南京
关键词
煌斑岩; 榴辉岩; 富集地幔; 苏-鲁超高压变质岩带(UHPMB); 金矿床; A-型俯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海西期末形成的初始欧亚板块 ,从三叠纪 (2 5 0 Ma)开始 ,便与古太平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发生强烈的挤压碰撞作用和俯冲作用 ,及由此引起的远距离效应使中国广大的东部地区从中生代开始成为活动大陆边缘。俯冲作用及构造环境的演化是控制胶东地体等大多数中生代榴辉岩等变质岩类、花岗岩类、火山岩类、煌斑岩类以及金等矿床形成和使它们出露地表的重要因素。胶东地体中富钾的钙 -碱性煌斑岩类的特征与其它活动大陆边缘和造山带中金矿有关的煌斑岩很相似 ,例如呈脉状产出、晚期侵位、强烈的自变质、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 (L IL E)和挥发分、高的金含量、高的 L REE/ HREE和 87Sr/ 86 Sr比值、低的 1 43Nd/ 1 44 Nd比值、与花岗岩类、橄榄安粗岩、酸性脉岩以及热液金矿床的密切共生及它们之间与富集地幔楔的成因联系等 ,这些都表明它们与板块或板片俯冲过程中的去气、去碱、去 L IL E作用或壳 -幔物质交换作用及由此形成的富集地幔楔有着紧密的联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25 / 43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Experimental study of gold activation-transportation in the process of potash metasomatism-alteration——North China platform gold deposit taken as an example[J]. 王玉荣 ,胡受奚.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1(01)
[2]   胶西北两类金矿田的高钾-钾质脉岩元素地球化学与成岩作用研究 [J].
孙景贵 ;
胡受奚 ;
凌洪飞 ;
叶瑛 .
地球化学, 2000, (02) :143-152
[3]   华北地台金矿成矿规律 [J].
胡受奚 ;
赵懿英 ;
周顺之 ;
陈衍景 ;
叶瑛 ;
季海章 ;
卢冰 ;
徐兵 ;
刘红樱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2) :133-139
[4]   南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东海ZK703钻孔榴辉岩的变质作用 [J].
张泽明 ;
许志琴 ;
徐惠芬 .
地质学报, 1999, (04) :321-333
[5]   鲁西中生代富钾火山岩及煌斑岩微量元素和Nd—Sr同位素地球化学附视频 [J].
邱检生 ;
王德滋 ;
曾家湖 .
高校地质学报, 1997, (04) :384-395
[6]   江苏东海——中国第一口大陆科学钻探的最佳选区之一 [J].
张永康 .
江苏地质, 1997, (03) :3-11
[7]   苏-鲁超高压变质岩带从上地幔返回地表的证据 [J].
胡受奚 ;
赵懿英 ;
徐兵 ;
卢冰 ;
季海章 ;
叶瑛 .
地质学报, 1997, (03) :245-253+293
[8]   云南老王寨金矿区煌斑岩的成因:稀土元素研究附视频 [J].
黄智龙,王联魁,朱成明 .
高校地质学报, 1996, (01) :100-111
[9]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的地球化学(Ⅱ)Sr、Nd、Ce同位素组成 [J].
刘丛强,解广轰,增田彰正 .
地球化学, 1995, (03) :203-214
[10]   苏北东海榴辉岩、斜长角闪岩原岩及其成因初步研究 [J].
樊金涛 .
江苏地质, 1994, (Z1) :14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