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和食物对稻虱缨小蜂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祝增荣
程家安
陈琇
机构
[1] 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
关键词
稻虱缨小蜂; 白背飞虱; 温度; 内禀增长力; 周限增长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vàrth))卵内,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parvatae Pang et Wang)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6℃,有效积温为162.3日度,随着温度上升,发育加快;寿命(y1,D10.40C)、产卵量(y2,粒/♀)、产出卵率则在适宜温度范围(23—26℃)内最大,高低温区内均呈下降趋势,其方程分别为:y1=exp(-0.04187+0.3612x-7.4654×10-3x2),y2=exp(-1.9539+0.4563x-0.01001x2),式中x为温度。温度对未产出卵量影响不显著;对子代雌性比的影响也不显著,其平均值为0.7631。温度主要通过对产卵量和产卵速率来影响繁殖力,理论上27.3℃时周限增长率λ最大,达1.2374倍/天。成虫期供蜜加水时的产卵量、产出卵率和寿命显著比仅供水时的高或长。此研究为预测害虫种群发展,充分利用天敌资源,达到综合管理害虫提供了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桃蚜、萝卜蚜发育速率在恒温和变温下的变化规律研究 [J].
刘树生 ;
孟学多 .
生态学报, 1989, (02) :182-190
[2]   稻虱缨小蜂成虫生物学研究 [J].
徐国民 ;
祝增荣 ;
程遐年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7, (03) :134-136
[3]   褐飞虱种群动态的研究 Ⅰ.温度、食料条件对种群增长的影响 [J].
陈若篪 ;
綦立正 ;
程遐年 ;
丁宗泽 ;
吴中林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6, (03) :23-33
[4]   温度对白背飞虱种群增长的影响 [J].
冯炳灿 ;
黄次伟 ;
王焕弟 ;
姚静 ;
宋丽君 .
昆虫学报, 1985, (04) :390-397
[5]   稻飞虱卵寄生蜂——缨小蜂的研究(一) [J].
罗肖南 ;
卓文禧 .
昆虫知识, 1980, (03) :105-110
[6]   稻飞虱卵寄生蜂—缨小蜂生物学特性及保护利用的探讨 [J].
罗肖南 ;
卓文禧 .
福建农学院学报, 1980, (02) :44-60
[7]   几种飞虱缨小蜂的生物学特性和田间发生情况的考查 [J].
金行模 ;
张纯冑 ;
姜王森 .
浙江农业科学, 1979, (06) :27-31
[8]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and photoperiod on the development, survival and reproduction of the sowthistle aphid, Hyperomyzus lactucae[J] . Liu Shu-sheng,R. D. Hughes.Entomologia Experimentalis et Applicata . 198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