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一次典型连续颗粒物污染过程分析

被引:22
作者
陈镭 [1 ,2 ]
马井会 [1 ,2 ]
耿福海 [1 ,2 ]
许建明 [1 ,2 ]
机构
[1] 上海市气象局上海市城市环境气象中心
[2] 上海市健康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空气污染; 气象要素; 沙尘; PM2.5;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13年3月4—9日上海地区出现了一次连续6 d的污染过程,本文利用PM2.5和PM10的小时监测资料、常规气象资料、激光雷达资料、FY-3A卫星监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综合探讨了此次连续污染过程的气象特征,发现此次连续污染与天气形势的高低空配置有密切关系,槽后被西北气流控制,稳定的垂直层结及地面较弱的气压场,有利于污染物的积聚和污染天气的维持。文章还对此次连续污染过程中的重污染过程进行了深入的诊断分析,研究发现850 hPa及以上中低空西北气流将上游污染物输送至上海,再配合下沉运动沉降到地面,是造成此次重度污染过程的主因;同时,本地风力小、近地层垂直温度层结稳定等均不利于污染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扩散,为污染物的积聚创造了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203 / 21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2013年初江苏连续性雾-霾天气的特征分析 [J].
于庚康 ;
王博妮 ;
陈鹏 ;
黄亮 ;
谢小萍 .
气象, 2015, 41 (05) :622-629
[2]   北京及周边地区2013年1-3月PM2.5变化特征 [J].
靳军莉 ;
颜鹏 ;
马志强 ;
林伟立 ;
刘宁薇 ;
马建中 ;
张晓春 ;
贾小芳 .
应用气象学报, 2014, 25 (06) :690-700
[3]   2013年1月江苏雾霾天气持续和增强机制分析 [J].
刘梅 ;
严文莲 ;
张备 ;
俞剑蔚 ;
金小霞 .
气象, 2014, 40 (07) :835-843
[4]   空气污染抑制小雨:华南与青藏高原对比分析 [J].
李雄 ;
苏志 .
气象学报, 2014, 72 (03) :596-605
[5]   两次秸秆焚烧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对比分析 [J].
毛宇清 ;
李聪 ;
沈澄 ;
刘冬晴 ;
王永平 .
气象, 2013, 39 (11) :1473-1480
[6]   一次热带气旋外围下沉气流造成的珠三角地区连续灰霾天气过程分析 [J].
夏冬 ;
吴志权 ;
莫伟强 ;
谭浩波 .
气象, 2013, 39 (06) :759-767
[7]   气象条件对上海世博会期间空气质量影响 [J].
陈敏 ;
马雷鸣 ;
魏海萍 ;
施红 ;
马井会 ;
周广强 ;
顾松强 ;
张国琏 .
应用气象学报, 2013, (02) :140-150
[8]  
2011年上海地区空气污染气象条件分析[J]. 甄新蓉,陈镭,毛卓成,马雷鸣.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 2012(01)
[9]   环北京地区空气污染指数与降水的周循环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分析 [J].
侯灵 ;
姚展予 .
大气科学, 2012, 36 (04) :686-696
[10]  
中国空气污染指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李小飞,张明军,王圣杰,赵爱芳,马潜.环境科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