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及周边地区2013年1-3月PM2.5变化特征

被引:37
作者
靳军莉 [1 ,2 ,3 ]
颜鹏 [3 ]
马志强 [4 ,5 ]
林伟立 [3 ]
刘宁薇 [6 ]
马建中 [1 ]
张晓春 [3 ]
贾小芳 [3 ]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4]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5] 京津冀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
[6]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雾和霾; PM2.5质量浓度; 黑碳; 区域变化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13年1-3月北京及周边地区雾、霾高发,气候特征异于常年。利用2013年1—3月北京及周边地区6个地面观测站观测资料,研究PM2.5和黑碳(BC)的质量浓度、区域分布特征及气象要素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北京及周边地区PM2.5污染呈区域性高值、污染局地积累以及由南向北输送的特征。北京上甸子站在雾、霾与清洁期间BC与PM2.5质量浓度的比值分别为7.1%和10.3%,雾、霾期间低于清洁期间;而河北固城站在雾、霾与清洁期间BC与PM2.5质量浓度的比值分别为17.5%和11.9%,雾、霾期间明显高于清洁期间。二者相反的比值特征反映在清洁的下游地区雾、霾过程中二次生成的气溶胶所占比例较污染的上游地区偏高。
引用
收藏
页码:690 / 70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 [1] 中国大范围雾霾期间大气污染特征分析
    吕效谱
    成海容
    王祖武
    张帆
    [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28 (03) : 104 - 110
  • [2] 广州亚运会期间鼎湖山站大气污染特征
    陈林
    王莉莉
    吉东生
    王式功
    王跃思
    [J]. 应用气象学报, 2013, 24 (02) : 151 - 161
  • [3] 北京地区秋季雾霾天PM2.5污染与气溶胶光学特征分析[J]. 赵秀娟,蒲维维,孟伟,马志强,董璠,何迪.环境科学. 2013(02)
  • [4] A Review of Atmospheric Chemistry Research in China:Photochemical Smog, Haze Pollution,and Gas-Aerosol Interactions
    马建中
    徐晓斌
    赵春生
    颜鹏
    [J]. AdvancesinAtmosphericSciences, 2012, 29 (05) : 1006 - 1026
  • [5] 北京乡村地区分粒径气溶胶OC及EC分析
    颜鹏
    郇宁
    张养梅
    周怀刚
    [J]. 应用气象学报, 2012, (03) : 285 - 293
  • [6] 北京PM1中的化学组成及其控制对策思考
    张小曳
    张养梅
    曹国良
    [J]. 应用气象学报, 2012, 23 (03) : 257 - 264
  • [7] 天津市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污染的关系
    边海
    韩素芹
    张裕芬
    冯银厂
    吴建会
    姚青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 (03) : 406 - 410
  • [8] 京津冀区域霾天气特征
    赵普生
    徐晓峰
    孟伟
    董璠
    何迪
    石庆峰
    张小玲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 (01) : 31 - 36
  • [9] 北京地区夏末秋初气象要素对PM2.5污染的影响
    蒲维维
    赵秀娟
    张小玲
    [J]. 应用气象学报, 2011, 22 (06) : 716 - 723
  • [10] 北京郊区夏季PM2.5和黑碳气溶胶的观测资料分析
    荆俊山
    张仁健
    陶俊
    [J]. 气象科学, 2011, 31 (04) : 510 - 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