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法治建构中的国家主义立场

被引:47
作者
于浩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治; 国家; 国家主义; 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0.4 [学习、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国家主义作为一种历史传统和意识形态,熔铸在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理论建构与制度实践中。考察国家主义思想史,强调国家是自足自洽的存在,相对于个人和社会,国家具有更高级的"善"和更大的优越性。法治与国家主义存在着明显的互益与背反关系,法治建构依赖国家的积极作为,但法治的限权性色彩又挑战了国家主义扩张权力的合法性。梳理共和国法制(治)历程以及学界对法治立场的认知,勾勒出国家理性在法治实践中的概况,明确国家主义在我国法治建构中的现实合理性;并在承认国家主义的作用基础上坚持法治道路,达致"国家统治-社会自治-个人自主"三者协同的治理结构,实现法治建构的本土化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8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31]   21世纪中国法治瞻望 [J].
高鸿钧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04) :24-29
[32]   法治:符号、仪式及其意义 [J].
姚建宗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 (02) :47-53
[33]   法治是什么——渊源、规诫与价值 [J].
夏恿 .
中国社会科学, 1999, (04) :117-143+207
[34]   国家主义的衰微与中国法制现代化 [J].
吕世伦 ;
贺小荣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9, (03) :6-14
[35]   论抽象社会 [J].
李猛 .
社会学研究, 1999, (01) :3-30
[36]   论党在法治国家中的地位与作用 [J].
郭道晖 .
中外法学, 1998, (05) :1-7
[37]   依法治国与经济 [J].
沈宗灵 .
中外法学, 1998, (03) :1-15
[38]   当代西方社群主义及其公益政治学评析 [J].
俞可平 .
中国社会科学, 1998, (03) :105-121
[39]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J].
王家福 .
求是, 1997, (24) :9-14
[40]  
跨世纪的目标: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J]. 李步云,张志铭.中国法学. 199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