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学业不良儿童孤独感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谷长芬 [1 ]
张庆平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
关键词
孤独感; 父母教养方式; 学业不良儿童; 分位回归; 横断面调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1.7 [心理测验];
学科分类号
04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学业不良儿童孤独感的影响,为学业不良儿童孤独感干预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运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儿童孤独量表,以北京市四所普通小学四到六年级1276名小学生中筛查出的144名学业不良儿童为被试进行团体测查,采用一般线性回归和分位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线性回归中母亲的温暖理解的估计系数为-0.1115,父母惩罚严厉的估计系数分别为0.3802,0.5158;(2)在分位回归中,惩罚严厉的估计系数,随着分位回归数从0.5到0.9,有增加的趋势;(3)整体上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父亲的拒绝否认和过分干涉的估计系数分别为0.1303,-0.2897,对孤独感没有显著影响,但在分位回归中,父亲的拒绝否认和过分干涉在中低分位点处估计系数为(0.8142,0.2588)和(-0.3334,-0.4885),对孤独感有显著影响。结论:学业不良儿童孤独感与父母教养方式有关,其中父母的温暖理解、惩罚严厉为主要影响因素。对于孤独感体验强烈的学业不良儿童,惩罚严厉对其孤独感影响尤其显著,父母更应慎重使用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父亲的拒绝否认和过分干涉对学业不良儿童孤独感的影响作用需要进一步更细致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79 / 18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2]   大学生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J].
邓丽芳 ;
徐慊 ;
郑日昌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03) :53-59
[3]   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孤独感的调查研究 [J].
潘玉进 ;
金笑笑 ;
杨青影 ;
王婕 ;
陈显跃 .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6) :108-113
[4]   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的相关研究 [J].
李艳红 .
中国学校卫生, 2005, (11) :24-25
[5]   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及其影响因素:分位回归模型的一个应用 [J].
张维迎 ;
周黎安 ;
顾全林 .
管理世界, 2005, (10) :94-101+112+172
[6]   儿童孤独感的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J].
石庆馨 ;
王争艳 ;
张侃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 (06) :56-56
[7]   学习不良和优良儿童社会信息加工中反应特点比较 [J].
郑信军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2, (04) :17-21
[8]   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 [J].
俞国良 ;
辛自强 ;
罗晓路 .
心理学报, 2000, (01) :59-64
[9]   学习困难学生的认知因素分析 [J].
裴利芳 .
心理学动态, 1995, (04) :12-16
[10]  
青少年的同伴关系[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邹泓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