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水平解构——基于行业差异比较视角

被引:8
作者
王小波
机构
[1] 湘潭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融合发展; 行业差异;
D O I
10.16059/j.cnki.cn43-1008/c.2016.12.024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摘要
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行业差异比较发现,中国目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是一种结构性失衡的低水平融合,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程度较大,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融合程度较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对高技术制造业的支撑和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乏力。其原因除了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影响之外,制造业外向型发展模式、规制失当和行政垄断也是重要原因。要提高产业融合水平,要以本土需求为依托,以协同创新为动力,构建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以放松规制为前提,以加大开放为支撑,创造产业融合发展新环境;以区域聚集为载体,以互动平台为桥梁,拓展产业融合发展新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联动发展行业差异性分析 [J].
唐晓华 ;
张欣钰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6, 37 (07) :83-93
[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与行业差异研究——基于浙江的实证分析 [J].
陈文鹤 ;
韩明华 .
科技与管理, 2015, 17 (05) :28-36
[3]   从全球价值链转向全球创新链:新常态下中国产业发展新动力 [J].
刘志彪 .
学术月刊, 2015, 47 (02) :5-14
[4]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影响因素研究 [J].
王成东 ;
綦良群 ;
蔡渊渊 .
工业技术经济, 2015, 34 (02) :134-142
[5]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行业差异 [J].
刘洁 ;
李雪源 ;
陈海波 .
中国科技论坛, 2015, (02) :61-66
[6]   中国的“产业互促悖论”——基于国内关联与总关联分离视角 [J].
张月友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10) :46-58
[7]   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J].
邱灵 .
经济纵横, 2014, (02) :97-103
[8]   中、美、日服务业的服务需求结构比较分析 [J].
李文秀 ;
李江帆 ;
陈丽 .
现代管理科学, 2009, (06) :40-42
[9]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关系研究——对苏、浙、沪投入产出表的动态比较 [J].
胡晓鹏 ;
李庆科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2) :33-46
[10]   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及空间分布 [J].
邱灵 ;
申玉铭 ;
任旺兵 .
地理学报, 2008, 63 (12) :1299-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