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地坝拦沙减蚀作用与泥沙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22
作者
李勉
姚文艺
史学建
不详
机构
[1]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2]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郑州
[3] 郑州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坡向; 生态与环境建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64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81504 ;
摘要
黄土高原淤地坝在拦沙减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淤地坝拦沙量与减蚀量计算方法、淤地坝拦沙减蚀作用与效益、淤地坝减蚀作用机理、淤地坝泥沙沉积特征与流域侵蚀产沙关系四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其研究历史及现状,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以其能为更加科学地评价黄土高原淤地坝减蚀作用,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其今后的理论研究及生产建设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土保持减沙的近期趋势及其成因 [J].
许炯心 .
泥沙研究, 2004, (02) :5-10
[2]  
黄河流域的侵蚀与径流泥沙变化[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唐克丽等主编, 1993
[3]   应用210Pb法测定鄱阳湖底泥的沉积速率 [J].
王秀玉 ;
曾而康 ;
万玉松 ;
刘晓松 .
核技术, 1987, (12) :15-18+58
[4]   坝系农业与生态环境建设 [J].
赵昕 ;
李毓祥 ;
韩学士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1, (04) :43-45
[5]   环境生态系统散落核素示踪研究新进展 [J].
万国江 ;
P.G.Appleby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2) :172-177
[6]   应用Cs研究小流域泥沙来源 [J].
杨明义 ;
田均良 ;
刘普灵 ;
不详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9, (03) :49-53
[8]   小流域泥沙来源的226Ra分析法 [J].
李少龙,苏春江,白立新,吴丽平,徐家云 .
山地研究, 1995, (03) :199-202
[9]   利用放射化学及地球化学方法追踪德基水库集水区之泥沙来源 [J].
庄作权 .
水土保持研究 , 1995, (03) :2-7
[10]   南阳盆地边缘花岗岩邱陵地区侵蚀地形的初步观察 [J].
朱震达 .
地理学报, 1955, (01) :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