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地坝拦沙减蚀作用与泥沙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22
作者
李勉
姚文艺
史学建
不详
机构
[1]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2]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郑州
[3] 郑州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坡向; 生态与环境建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64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81504 ;
摘要
黄土高原淤地坝在拦沙减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淤地坝拦沙量与减蚀量计算方法、淤地坝拦沙减蚀作用与效益、淤地坝减蚀作用机理、淤地坝泥沙沉积特征与流域侵蚀产沙关系四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其研究历史及现状,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以其能为更加科学地评价黄土高原淤地坝减蚀作用,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其今后的理论研究及生产建设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1]  
Analysis for naturally occuring radionuclides at environmental concentrations by gamma spectrometry[J] . A. S. Murray,R. Marten,A. Johnston,P. Martin. &nbspJournal of Radioanalytical and Nuclear Chemistry Articles . 1987 (2)
[12]   水土流失区淤地坝的拦泥减蚀作用及发展前景 [J].
曾茂林 ;
朱小勇 ;
康玲玲 ;
左仲国 .
水土保持研究, 1999, (02) :127-134
[13]   坝系工程效益及建设体会 [J].
张文英 .
山西水利, 1999, (03) :11-12
[14]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泥沙来源及其动态变化的137Cs法研究 [J].
文安邦 ;
张信宝 ;
沃林DE .
地理学报, 1998, (S1) :124-133
[15]   黄河中游淤地坝拦沙机理及作用 [J].
方学敏 ;
万兆惠 ;
匡尚富 .
水利学报, 1998, (10) :3-5
[16]   黄土高原小流域泥砂来源的137CS法研究 [J].
张信宝 ;
李少龙 ;
王成华 ;
潭万沛 ;
赵庆昌 ;
张一云 ;
严美琼 ;
刘亚伦 ;
蒋锦江 ;
肖举乐 ;
周杰 .
科学通报, 1989, (03) :210-213
[17]  
黄土高原坝系生态工程[M]. 黄河水利出版社 , 范瑞瑜主编, 2004
[18]  
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小流域坝系建设理论与实践[M]. 黄河水利出版社 , 郑宝明等编著, 2004
[19]   陕北无定河清涧河黄土区域的侵蚀地形与侵蚀量 [J].
罗来兴 ;
祁延年 .
地理学报, 1955, (01) :35-44
[20]  
小流域侵蚀速率与产沙关系的~(137)Cs、~(210)Pbex示踪研究[D]. 李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