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陆架环流季节变化的模拟与分析

被引:33
作者
鲍献文
林霄沛
吴德星
山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实验室
[3]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陆架环流; 季节变化; 数值模拟; 东海;
D O I
10.16441/j.cnki.hdxb.2005.03.001
中图分类号
P731.27 [大洋环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改进POM模式基础上,建立1个中国东部海域斜压准预报模式,利用全球海洋模式结果并结合实测资料以及高精度卫星遥感SST资料,进行了东海陆架海域温盐及环流年循环的数值模拟,并系统分析了东海陆架环流系统及其季节变化、各暖流的路径等广为关注的问题。模式结果表明:黑潮主轴主体沿陆架坡折走向,中段黑潮流幅由南至北增宽,流速变大,流核所达深度变浅。浙闽沿岸流是一典型的季风环流,台湾暖流终年表现出东、北两分支结构,其分支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在东海东北部陆架海域,冬季黑潮以其分支形式向北入侵,夏季则主要以大陆边缘流的形式向北进入陆架。论文对各暖流的水源也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349 / 35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渤海、黄海、东海AVHRR海表温度场的季节变化特征 [J].
鲍献文 ;
万修全 ;
高郭平 ;
吴德星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2, (05) :125-133
[2]   黄海、东海表、上层实测流分析 [J].
林葵 ;
汤毓祥 ;
郭炳火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2, (02) :9-19
[3]   中国东部海域卫星遥感PFSST和现场观测资料的差异 [J].
高郭平 ;
钱成春 ;
鲍献文 ;
侍茂崇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1, (04) :121-126
[4]   渤、黄、东海夏季环流的数值模拟 [J].
李徽翡 ;
赵保仁 .
海洋科学, 2001, (01) :28-32
[5]   杭州湾、长江口余流及其物质输运作用的模拟研究 Ⅰ.杭州湾、长江口三维联合模型 [J].
史峰岩 ;
朱首贤 ;
朱建荣 ;
丁平兴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0, (05) :1-12
[6]   黄、东海环流的数值研究Ⅰ.黄、东海环流的数值模型 [J].
孙文心 ;
刘桂梅 ;
江文胜 ;
王辉 ;
张平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3) :369-375
[7]   1993和1994年东海黑潮的变异 [J].
刘勇刚 ;
袁耀初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9, (03) :15-29
[8]   σ坐标系海洋模式中水平压力梯度的一种算法 [J].
钱永甫 ;
朱伯承 ;
王谦谦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6) :691-700
[9]   黄海和东海的环流数值模拟研究 [J].
乔方利 ;
渡边正孝 ;
袁业立 ;
万振文 .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1998, (02) :244-254
[10]   黑潮流域的环流数值研究 [J].
黄浩升,孙湘平,袁业立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6, (05) :13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