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 条
次临界能源堆物理设计进展附视频
被引:15
作者:
李茂生
[1
]
师学明
[1
]
刘荣
[2
]
鹿心鑫
[2
]
朱通华
[2
]
王新华
[2
]
余泳
[2
]
严钧
[3
]
唐涛
[4
]
贾建平
[4
]
程和平
[5
]
蒋洁琼
[6
]
栗再新
[7
]
杨永伟
[8
]
吴宏春
[9
]
机构:
[1]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3]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信息中心
[4] 表面物理与化学重点实验室
[5]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6]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
[7]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8]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9]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来源:
关键词:
聚变-裂变混合堆;
热工水力;
燃料循环;
中子学积分实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L64 [热核反应堆(聚变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包括聚变中子源和次临界能源堆,主要目标是生产电能。回顾了国内外混合堆的发展历史,给出混合能源堆设计的边界条件和约束条件,说明次临界能源堆以铀锆合金为燃料、水为冷却剂的设计思想。利用输运燃耗耦合程序MCORGS计算了混合能源的燃耗,给出了中子有效增殖因数、能量放大倍数和氚增殖比等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通过分析能谱和重要核素随燃耗时间的变化,说明混合能源堆与核燃料增殖、核废料嬗变混合堆的不同特点。论述了混合堆的热工设计并进行了安全分析。对于燃耗数值模拟程序,通过多家对算,保证其计算结果的可信性。针对次临界能源堆的特点,利用贫铀球壳建立了贫铀聚乙烯装置和贫铀LiH装置,并且专门设计加工了天然铀装置,开展铀裂变率、造钚率、产氚率等中子学积分实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7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