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灌溉需水量时空分布及驱动因素

被引:31
作者
马林 [1 ,2 ]
杨艳敏 [1 ]
杨永辉 [1 ]
肖登攀 [1 ,2 ]
毕少杰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华北平原; ETWatch; 蒸散发; 灌溉需水量; 多元逐步回归; 驱动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74.4 [灌溉用水的测量与统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华北平原14个气象站点2002年—2007年的降水资料、76个站点的0—80cm厚度的土壤参数以及ETWatch系统计算的蒸散发量数据,运用水分平衡原理计算了灌溉需水量的空间分布;利用相关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研究区灌溉需水量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从山前平原到滨海平原,多年平均灌溉需水量分别为282mm(36.1×108m3)、238mm(37.2×108m3)和172mm(9.3×108m3),有逐渐降低的趋势。降雨量、小麦和蔬菜种植面积是影响灌溉需水量的主要驱动因子,降雨量多的年份灌溉需水量显著减少,小麦和蔬菜种植面积较多的区域灌溉需水量较高,而棉花和大豆种植面积较大的区域灌溉需水量较少。
引用
收藏
页码:324 / 339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利用遥感方法估算华北平原陆面蒸散量附视频 [J].
赵静 ;
邵景力 ;
崔亚莉 ;
谢振华 .
城市地质, 2009, (01) :43-48+42
[2]   中国粮食安全与灌溉发展对策研究 [J].
高占义 ;
王浩 .
水利学报, 2008, (11) :1273-1278
[3]   基于遥感的区域蒸散量监测方法——ETWatch [J].
吴炳方 ;
熊隽 ;
闫娜娜 ;
杨雷东 ;
杜鑫 .
水科学进展, 2008, (05) :671-678
[4]   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 [J].
吴光红 ;
刘德文 ;
丛黎明 .
水资源保护, 2007, (06) :80-83+88
[5]   华北主要作物需水量近50年变化趋势及原因 [J].
刘晓英 ;
李玉中 ;
郝卫平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10) :155-159
[6]   华北平原1981~2001年作物蒸散量的时空分异特征 [J].
莫兴国 ;
薛玲 ;
林忠辉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2) :181-187+317
[7]   Priestley-Taylor与Penman法计算参照作物腾发量的结果比较 [J].
刘晓英 ;
林而达 ;
刘培军 .
农业工程学报, 2003, (01) :32-36
[8]   华北地区水循环与水资源安全:问题与挑战 [J].
夏军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6) :517-526
[9]   华北平原地下水动态及其对不同开采量响应的计算──以河北省栾城县为例 [J].
贾金生 ;
刘昌明 .
地理学报, 2002, (02) :201-209
[10]   太行山山前平原区地下水下降与降水、作物的关系 [J].
杨永辉 ;
郝小华 ;
曹建生 ;
张喜英 ;
胡海珍 .
生态学杂志, 2001, (06) :4-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