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华南——江南持续暴雨的大尺度水汽场和中尺度特大暴雨模拟诊断分析

被引:15
作者
辜旭赞 [1 ]
于晓晶 [2 ]
唐永兰 [1 ]
陈郁琴 [3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3] 湖北省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
关键词
暴雨; 凝结函数; 降水率; 云水; 云冰; 通量与通量散度; 对流可降水量; 显式降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按天气学方法,对2010年6月华南—江南持续暴雨作大尺度水汽场诊断分析,同时用三重嵌套WRF中尺度模式,模拟6月19—20日"高空槽-西南涡-切变线-低空急流"系统造成的江南特大暴雨过程,并且对模拟中尺度暴雨雨带和雨团作高时空分辨率诊断分析。诊断物理量包括:可降水量、对流可降水量、水汽及云水、云冰通量和通量散度、水汽权重平均风速、凝结函数降水率等。模拟与诊断分析表明,华南江南持续性暴雨大尺度水汽场特征是,因东亚"中高纬度正距平中低纬度负距平副高偏强偏西季风槽异常活动",造成孟加拉湾和南海上空的大尺度水汽进入大陆;中尺度特大暴雨发生在上游区有暖湿急流、并处于风场辐合的"水汽+云水+云冰"(总水物质)饱和高值区;因凝结函数降水率和总水物质通量散度降水率均为风场(散度场)中垂直运动产物,模拟的凝结函数降水率随模式时空分辨率提高而逐渐逼近于模式的显式降水物理过程,当模式分辨率达到4 km,可模拟出"西南涡切变线"系统中,有凝结函数降水率为1~3 mm·min-1的中尺度雨团生消;且模式大气中的云水、云冰碰并增长降水率,可用其通量散度描述,并且应与凝结函数降水率相叠加。从而表明,模拟中尺度雨带和雨团发生、发展的天气学动力因素,只能是天气系统风场,即是模式的高时空分辨率散度场决定模式大气垂直运动,进而决定凝结函数降水率和总水物质通量散度降水率,它们一起构成了模式显式降水(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2010年南方持续暴雨期大气环流异常及其低频特征研究
    张耀华
    周兵
    张耀存
    [J]. 气象, 2012, 38 (11) : 1367 - 1377
  • [2] 北京721特大暴雨极端性分析及思考(一)观测分析及思考
    谌芸
    孙军
    徐珺
    杨舒楠
    宗志平
    陈涛
    方翀
    盛杰
    [J]. 气象, 2012, 38 (10) : 1255 - 1266
  • [3] 对流天气预报中的环境场条件分析
    张小玲
    谌芸
    张涛
    [J]. 气象学报, 2012, 70 (04) : 642 - 654
  • [4] 华南局地锋生及对流系统发展的模拟分析研究
    蒙伟光
    戴光丰
    张艳霞
    李昊睿
    [J]. 气象学报, 2012, 70 (03) : 387 - 401
  • [5] 应用多种探测资料对比分析两次突发性局地强降水
    王令
    王国荣
    孙秀忠
    段丽
    时少英
    郭金兰
    丁青兰
    [J]. 气象, 2012, 38 (03) : 281 - 290
  • [6] 2010年5—6月南方持续性暴雨的成因分析
    王晓芳
    黄华丽
    黄治勇
    [J]. 气象, 2011, 37 (10) : 1206 - 1215
  • [7] 北京局地暴雨过程中近地层辐合线的形成与作用
    李青春
    苗世光
    郑祚芳
    李耀东
    曹晓彦
    [J]. 高原气象 , 2011, (05) : 1232 - 1242
  • [8] 一个高空槽前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过程和机制研究
    林宗桂
    林开平
    李耀先
    林墨
    陈翠敏
    林健玲
    [J]. 气象学报, 2011, 69 (05) : 770 - 781
  • [9] 一次梅雨锋特大暴雨过程分析及数值模拟
    尹洁
    郑婧
    张瑛
    吴琼
    [J]. 气象, 2011, 37 (07) : 827 - 837
  • [10] 广州“5.7”高空槽后和“5.14”槽前大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伍志方
    曾沁
    吴乃庚
    叶爱芬
    李怀宇
    庞古乾
    [J]. 气象, 2011, 37 (07) : 838 - 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