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Fula油田成藏规律与油气分布

被引:8
作者
于潮 [1 ]
白洋 [2 ]
于中洋 [3 ]
尉中良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 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
[3] 中油测井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Fula凹陷; Muglad盆地; 裂陷运动; 成藏规律; 地质特征; 油气分布; Fula油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Fula凹陷Fula油田是苏丹Muglad盆地主要的产油气区之一。Fula凹陷经历了早白垩世、晚白垩世末和第三纪3期裂陷作用,第一裂陷期沉积的AG组泥岩为主力烃源岩;Aradeiba组、Bentiu组、AG组上段是主要含油层系;反向断块(断鼻)是主要圈闭类型。深切入AG组的大断裂是油气纵向运移的主要通道;Aradeiba组泥岩的侧向封堵是形成Aradeiba组和Bentiu组油藏的关键控制因素;AG组长期继承性发育的古隆起带是油气富集的有利场所,AG组上段泥岩对储集层的侧向和垂向有效封堵是形成AG组油气藏的决定性控制因素。Aradeiba组油藏为单一的层状油藏;Bentiu组油藏油水分布比较复杂,油水界面倾斜;AG组油气藏为层状油气藏,纵向上存在多套油气水系统。
引用
收藏
页码:633 / 6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苏丹M盆地储集层流体地球化学特征与油藏注入史 [J].
罗小平 ;
沈忠民 ;
黄飞 ;
林壬子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1) :119-126
[2]   东非M盆地福拉凹陷烃源岩及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J].
胥菊珍 ;
罗小平 ;
王海宏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4) :122-126
[3]   位于巨型走滑断裂端部盆地演化的地质模型——以苏丹穆格莱德盆地为例 [J].
魏永佩 ;
刘池阳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3, (02) :129-136+142
[4]   穆格莱德盆地形成特点与勘探潜力 [J].
张亚敏 ;
陈发景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3) :236-240
[5]   转换型Muglad盆地的走滑特征 [J].
范迎风 ;
苌衡 ;
龙翔 ;
王立志 ;
王瑞霞 ;
邓已寻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3) :107-110
[6]   复杂水系下储层油气评价技术及应用 [J].
白运台 ;
宋济府 ;
王立新 ;
闫安宇 .
断块油气田, 2001, (05) :47-49+76
[7]   中非穆格莱德盆地福拉凹陷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前景 [J].
吕延仓 ;
何碧竹 ;
王秀林 ;
汪望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3) :95-98+10
[8]   中国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成因类型、构造体系及地球动力学模式 [J].
陈发景 ;
汪新文 .
现代地质, 1997, (04) :2-17
[9]   我国含油气盆地的类型、构造演化和油气分布 [J].
陈发景 .
地球科学, 1986, (03) :2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