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与湿地松人工林生物量动态及养分循环特征

被引:72
作者
田大伦
项文化
闫文德
机构
[1] 中南林学院生态研究室,中南林学院生态研究室,中南林学院生态研究室湖南长沙,湖南长沙,湖南长沙
关键词
马尾松; 湿地松; 人工林; 生物量; 养分循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 [森林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乡土树种马尾松和引进外来树种湿地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动态变化、养分积累与分配以及养分循环特征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在林分生长发育早期 ,马尾松生长慢 ,而湿地松生长快 ,生长发育后期马尾松生长速度比湿地松快。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的数量成熟年龄为 36 a,采伐利用时的最大生物量为 4 34t/ hm2 ;湿地松的为 2 6 a,采伐利用时的最大生物量为 338t/ hm2。湿地松人工林各器官和总的养分积累量均高于马尾松 ,其中养分的总积累量是马尾松的 2倍多 ,树干高达 5倍多。在采伐利用时 ,不管是全树利用还是仅利用干材 ,同马尾松相比 ,湿地松林将带走更多的养分 ,对地力的养分消耗量更大。同时 ,湿地松林养分循环速率低 ,周转时间长 ,需要的养分多 ,比马尾松林维持地力的能力差。因此 ,在湿地松人工林的经营管理过程 ,更应处理好养地与用地之间的关系 ,否则会造成林地生产力的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2207 / 221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变化规律研究Ⅱ.不同林龄生物量及生产力 [J].
丁贵杰 ;
王鹏程 .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01) :54-60
[2]   鼎湖山马尾松林营养元素的分布和生物循环特征 [J].
莫江明 ;
SandraBrown ;
孔国辉 ;
张佑昌 ;
MelanieLenart .
生态学报, 1999, (05) :3-5
[3]   人工湿地松林矿质营养循环的研究 [J].
李飞,陈永瑞 .
林业科学, 1996, (04) :298-304
[4]   亚太地区桉树发展现状 [J].
白嘉雨,甘四明,徐建民,傅精钢 .
世界林业研究, 1996, (01) :56-61
[5]   不同年龄马尾松林生物量的研究 [J].
刘煊章 .
林业资源管理, 1993, (02) :77-80
[6]   马尾松的生产力和营养元素生物循环附视频 [J].
温肇穆 ;
梁樑 .
广西农学院学报, 1991, (01) :49-57
[7]   江苏省湿地松人工林生物量的初步研究 [J].
汪企明 ;
石有光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90, (01) :1-12
[8]   马尾松林杆材阶段养分循环及密度关系的研究 [J].
田大伦 .
林业科学, 1989, (02) :106-112
[9]  
全球生态学[M]. 施普林格出版社 , 方精云主编, 2000
[10]  
中国森林与生态环境[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周晓峰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