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协同控制理论的分散非线性PSS

被引:7
作者
赵平
姚伟
王少荣
文劲宇
程时杰
机构
[1] 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稳定器; 分散控制; 协同控制; 流形;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13.25.015
中图分类号
TM712 [电力系统稳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提高电力系统稳定器的动态性能及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协同控制理论的分散非线性电力系统稳定器(powersystem stabilizer based on synergetic control theory,SPSS)设计方法。首先针对同步发电机及励磁系统模型,根据协同理论,构造出合适的流形,然后推导出SPSS的控制规律,进一步实用化后,得到一种基于协同控制理论的实用的SPSS,由于SPSS的所有输入信号均为本地易测量信号且与网络参数无关,从而能实现分散控制。最后,将所设计的SPSS用于3机6节点电力系统进行小扰动和大扰动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的相位补偿型的PSS相比,所提出的SPSS能够在较大的运行范围内向系统提供充分的阻尼,并对模型误差不敏感,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2+18 +1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PSS就地相位补偿法的模型和理论 [J].
杜文娟 ;
王海风 ;
曹军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 32 (19) :36-41+183
[2]   采用输出反馈方式的电力系统非线性励磁控制 [J].
阮阳 ;
袁荣湘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1, 31 (34) :68-76
[3]   大区电网互联对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性的影响 [J].
朱方 ;
赵红光 ;
刘增煌 ;
寇惠珍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 (01) :1-7
[4]   协同控制及其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上的应用 [J].
袁旭峰 ;
文劲宇 ;
周志成 ;
程时杰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6, (07) :16-20
[5]   基于神经网络逆系统的电力系统稳定器的研究 [J].
梁有伟 ;
胡志坚 ;
陈允平 .
电工技术学报, 2004, (05) :61-65+14
[6]   H∞电力系统稳定器的设计 [J].
田立军 ;
郭雷 ;
陈珩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999, (03) :60-63
[7]   多机电力系统智能变结构PSS的研究 [J].
于占勋 ;
段献忠 ;
陈德树 ;
陈学允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998, (03) :186-189+220
[8]   神经网络电力系统稳定器的设计与实现 [J].
管霖,程时杰,陈德树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996, (06) :384-387+426
[9]   模糊式电力系统稳定器的研究 [J].
陈志刚,曹一家,蒋林,刘前进,程时杰,陈德树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994, (06) :57-63
[10]   快速励磁系统对电力系统稳定的影响 [J].
方思立 ;
朱方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986, (01) :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