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训与抗拒:儿童反学校文化现象的社会学探析——基于N市三所普通小学的田野调查

被引:7
作者
唐小俊
机构
[1] 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
规训; 抗拒; 儿童行为; 反学校文化; 日常反抗;
D O I
10.16477/j.cnki.issn1674-2311.2016.01.005
中图分类号
G621 [思想政治教育];
学科分类号
030505 ;
摘要
规训是指将人的行动加以纪律化、规则化的历程。相比于其他任何地方,学校是一个更为规训化、充满控制和权力的处所。儿童反学校文化产生的机制源于儿童对学校规训的抗拒,学生在权力在"位差"上处于"被支配"的弱势地位,因此儿童抗拒的性质通常为日常反抗,是儿童拒绝学校权威的"弱者的武器",其具有非正式性、情绪化、非理性的特征,意在打破学校所安排的制度性设计,努力寻求自身意义的一种表达。从规训与抗拒的视角去解释儿童反学校文化,可以使我们更加关注到学校发展与变革中的自身矛盾,反省与检视现阶段学校教育自身所存在的"文化专断"性以及学校文化建设中"儿童文化"的缺场等问题,从而促进学校教育自身的不断变革、发展与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