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基于地理加权和最小二乘线性回归模型的气温与NDVI聚集密度的相关分析
被引:7
作者:
许剑辉
[1
]
赵怡
[2
,3
]
钟凯文
[1
]
阮惠华
[4
]
孙彩歌
[1
,3
]
机构:
[1] 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公共实验室//广东省遥感与地理信息应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4] 广东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
来源: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广州;
气温;
归一化植被指数;
聚集密度;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最小二乘线性回归模型;
D O I:
10.13284/j.cnki.rddl.002933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P423 [大气温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基于2015年广州地区1 km空间分辨率的MOD13A 3月合成NDVI数据以及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气象站点近地表气温,首先利用聚集密度计算方法计算NDVI的聚集密度,构建不同季节近地表气温与NDVI聚集密度的最小二乘线性回归模型(OLS)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广州市近地表气温与NDVI聚集密度的相关关系,探讨不同季节NDVI聚集密度回归系数的空间分布,并利用AICc信息准则、拟合优度和Sigma指标对GWR与OLS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NDVI聚集密度较好地反映了研究区建设用地、植被和水体等下垫面的综合信息;与OLS模型相比,GWR模型的拟合效果更显著,最小的拟合度从0.02提高到0.464,GWR模型的拟合度最大值达到了0.724;GWR模型回归残差的Moran’s I显著减少,如1月份Moran’s I指数从0.383减少到0.022;NDVI聚集密度对气温的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整体上,从广州北到南,GWR模型中NDVI聚集密度与气温的回归系数由负值逐渐增加到正值,表明NDVI聚集密度对气温有着从负到正的影响;下垫面以不透水面为主的区域,GWR模型拟合度较低,以植被为主要下垫面的区域,GWR模型拟合度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69 / 276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