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联系视角的沈阳市多中心城市结构研究

被引:14
作者
魏冶
修春亮
王绮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空间联系; 多中心城市结构; 流空间; 沈阳;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4.03.039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以沈阳市为研究案例,借鉴国际著名团队POLYNET的研究经验并加以改良,进行了空间联系视角的多中心城市结构的实证分析。分别从人口密度分布、就业—居住空间联系网络与企业空间组织网络三个维度来识别沈阳市的人口中心、就业中心与产业中心,综合分析这些"中心",得出四点结论:①城市核心区就业与居住中心构成十字交叉的内循环结构;②浑南新区次中心特征颇具雏形;③外围人口中心、就业中心与产业中心错位发展;④沈阳市呈现不均衡的多中心结构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珠三角城市联系的空间格局特征研究——基于城际客运交通流的分析 [J].
陈伟劲 ;
马学广 ;
蔡莉丽 ;
栾晓帆 ;
李贵才 .
经济地理, 2013, 33 (04) :48-55
[2]   2000―2010年广州人口空间分布变动与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测度 [J].
蒋丽 ;
吴缚龙 .
热带地理, 2013, 33 (02) :147-155
[3]   基于交通流视角的浙江省县域空间联系格局研究 [J].
江勇 .
经济地理, 2012, 32 (12) :73-78
[4]   基于国际高级生产者服务业布局的珠三角城市网络空间格局研究 [J].
路旭 ;
马学广 ;
李贵才 .
经济地理, 2012, 32 (04) :50-54
[5]   基于客运交通流的长江三角洲功能多中心结构研究 [J].
罗震东 ;
何鹤鸣 ;
耿磊 .
城市规划学刊, 2011, (02) :16-23
[6]   基于网络关联的长三角区域腹地划分 [J].
赵渺希 ;
唐子来 .
经济地理, 2010, 30 (03) :371-376
[7]   长江三角洲功能多中心程度初探 [J].
罗震东 .
国际城市规划, 2010, 25 (01) :60-65
[8]   上海市多中心城市结构的实证检验与战略思考 [J].
孙斌栋 ;
石巍 ;
宁越敏 .
城市规划学刊, 2010, (01) :58-63
[9]   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国城市体系空间联系与层域划分 [J].
顾朝林 ;
庞海峰 .
地理研究, 2008, (01) :1-12
[10]   多中心城市人口模型及模拟:以上海为例 [J].
吴文钰 ;
马西亚 .
现代城市研究, 2006, (12) :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