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公信力的理性解释与建构

被引:91
作者
胡铭
机构
[1]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关键词
自媒体; 刑事司法; 司法公信力; 理性选择; 司法规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 [司法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自媒体时代,公众意见对司法裁判的影响显著提升,呈现出民意左右审判的现象,背后则是司法公信力问题。以影响性诉讼案件为标本,基于理性的解释,可以从表现各异的个案中透示出影响公众对刑事案件评判的核心要素,即以信任、声誉和互动为核心的内在要素,以交易成本为核心的外在要素。通过公众对刑事司法的信任度、美誉度以及互动性的量化评估,比较公众与基层司法官的认识差异,反映出理性选择的背后是违反司法规律导致的司法公信力不彰。当前的司法改革,需要努力弥合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坚守法治理念和尊重司法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形塑公众与刑事司法的良性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106+206 +206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鉴定人出庭与专家辅助人角色定位之实证研究 [J].
胡铭 .
法学研究, 2014, 36 (04) :190-208
[2]   人民法院司法公信现状的实证研究 [J].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课题组 ;
张忠厚 ;
卓泽渊 .
中国法学, 2014, (02) :92-107
[3]   提升刑事司法公信力的路径思考——兼论人民陪审制向何处去 [J].
齐文远 .
现代法学, 2014, 36 (02) :20-29
[4]   论转型社会的媒体与刑事审判 [J].
封安波 .
中国法学, 2014, (01) :63-78
[5]   关于深化司法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J].
陈光中 ;
龙宗智 .
中国法学, 2013, (04) :5-14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理论体系初论 [J].
张文显 ;
孙妍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2, 18 (06) :3-15
[7]   传媒监督权行使如何法治——从“宜黄事件”切入 [J].
陈柏峰 .
法学家, 2012, (01) :27-41+176
[8]   司法的政治力学——民众、媒体、为政者、当事人与司法官的关系分析 [J].
孙笑侠 .
中国法学, 2011, (02) :57-69
[10]   转型社会刑事司法中的媒体要素 [J].
胡铭 .
政法论坛, 2011, 29 (01) :4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