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植被演替和抗风性研究包兰线沙坡头段人工植被稳定性

被引:9
作者
于云江
林庆功
郜永贵
丘明新
刘家琼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兰州铁路局中卫固沙林场,兰州铁路局中卫固沙林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试验室,北京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
关键词
植被演替; 风沙流; 偏途顶极群落; 稳定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运用群落演替与风沙流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论证了群落的稳定性。在沙坡头地区,以油蒿为主的人工群落在长期的自然演替过程中已达到与生境条件相互适应的动态稳定过程。通过沙坡头与周边地区植被演替的比较研究,表明了该地区现有植被正形成(或已形成)偏途顶极序列,该植被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会稳定存在,这些演替可促使沙坡头地区的人工植被向更为稳定的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以及自然生态系统方向变化。此外,风洞实验结果显示,沙坡头现有主要植被和地表能够抵抗较大风沙流胁迫,已形成了能够忍耐沙尘暴的生态系统。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大青沟植物群落稳定性研究 [J].
郑元润 .
生态学报, 1999, (04) :578-580
[2]   退化羊草草原浅耕翻处理植物群落恢复演替的研究 [J].
宝音陶格涛 ;
成格尔 ;
张丽云 .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3) :89-94
[3]   植物群落的冗余结构——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一种解释 [J].
党承林 .
生态学报, 1998, (06) :3-5
[4]   沙坡头主要建群植物油蒿和柠条的气体交换特征研究 [J].
张利平 ;
王新平 ;
刘立超 ;
黄子琛 ;
刘新民 .
生态学报, 1998, (02) :23-27
[5]   腾格里沙漠治理40年 [J].
黄兆华 .
中国沙漠, 1997, (03) :1+3+5+7+2+4+6-1+3+5+7+2+4+6
[6]   宁夏中卫地区“五·五”特大沙尘暴灾害调查 [J].
刘家琼 ;
李金贵 ;
张民力 .
中国沙漠, 1993, (03) :75-76
[7]   油蒿植物群落与固沙造林关系的研究 兼论用该群落在沙坡头建立人工植被的可能性 [J].
丘明新 .
西北植物研究, 1984, (01) :29-39+80
[8]   油蒿群落更新的研究 [J].
张强 .
生态学杂志, 1983, (02) :14-19
[9]  
生态系统生态学[M]. 科学出版社 , 蔡晓明编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