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1 条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及区域比较
被引:32
作者:
郇红艳
[1
,2
]
谭清美
[1
]
朱平
[3
]
机构: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阜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经济;
聚类分析;
耕地利用;
驱动因素;
区域比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1 [耕地管理与保护];
F299.2 [中国];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耕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阐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耕地资源变化的驱动特征,有利于缓和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基于苏皖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方法,提取影响耕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考察其对耕地资源变化的作用机理及苏皖耕地变化驱动特征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耕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可归结为经济发展、人口与农业和制度与政策因素,经济发展带来耕地面积"N型"变化,人口与农业因子和耕地数量之间存在高度正线性关系。城市耕地资源变化驱动类型受经济发展阶段及自身条件双重影响,工业化高级阶段城市主要受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驱动;工业化初级阶段城市人口与农业因素缓解了耕地流失;较为复杂的是工业化中级阶段城市,因经济结构、资源禀赋条件及城市功能定位等因素差异,耕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出现分异。因此各市应根据本地实际做出理性的决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节约集约使用土地,提高土地产出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201 / 213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