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红外相机调查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物种

被引:102
作者
刘芳 [1 ]
李迪强 [1 ]
吴记贵 [2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市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关键词
红外相机; 监测; 兽类; 鸟类; 松山自然保护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红外相机是监测野生动物的有效工具,目前广泛用于兽类资源调查以及动物损害、鸟巢生态学、种群评估、行为生态学等研究领域。为了调查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于2010年5—12月采用红外相机进行系统调查,在210个位点放置了红外相机,每台相机在每个地点上放置一个月。研究期间共拍摄到照片2203张,其中73%为兽类,12%为鸟类,13%为工作人员,2%为其它人员。共鉴定出17种兽类(分属5目10科)以及36种鸟类(分属5目17科)。兽类中拍摄率最高的前5种动物分别是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猪獾(Arctonyx collaris)、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狗獾(Meles meles)和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鸟类中拍摄率最高的前5种动物分别是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松鸦(Garrulus glandarius)、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和宝兴歌鸫(Turdus mupinensis)。红外相机在不同海拔、不同植被类型以及不同月份所拍摄动物的拍摄率不同:在1000—1400m的海拔段,拍摄率显著高于低海拔(600—1000m)以及中高海拔(1400—1700m);在阔叶林中的拍摄率最高,在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灌丛中的拍摄率相似;秋季(8—10月)拍摄率较高,夏季(6—7月)次之,冬季(11—12月)最低。红外相机拍摄到的累积物种数与相机放置的时间成上升曲线,但曲线的增长速率逐渐变缓。研究表明红外相机适合于调查和监测大中型兽类和部分鸟类,所采集的动物数据以及拍摄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将为保护区的监测、科研和环境教育提供资料。讨论了应用红外相机调查和监测野生动物的技术细节。
引用
收藏
页码:730 / 73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自动照相系统在野生动物调查中的应用 [J].
封托 ;
王静 ;
张洪峰 ;
吴晓民 .
野生动物, 2010, 31 (03) :161-163
[2]   红外相机记录雨林危机 [J].
肖诗白 ;
陈庆 .
生命世界, 2009, (02) :66-69
[3]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监测概述 [J].
何顺强 .
林业调查规划, 2008, 33 (06) :84-86
[4]  
利用自动照相术获得天山雪豹拍摄率与个体数量[J]. 马鸣,徐峰,R. S. CHUNDAWAT,Kubanych JUMABAY,吴逸群,艾则孜,朱玛洪31.2.InternationalSnowLeopardTrust,Seattle,WA98103,USA34..动物学报. 2006(04)
[5]   利用红外自动照相技术首次拍摄到清晰雪豹照片——新疆木扎特谷雪豹冬季考察简报 [J].
马鸣 ;
徐峰 .
干旱区地理, 2006, (02) :307-308
[6]   自动感应照相系统在大熊猫以及同域分布的野生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J].
卢学理 ;
蒋志刚 ;
唐继荣 ;
王学杰 ;
向定乾 ;
张建平 .
动物学报, 2005, (03) :495-500
[7]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华南虎野外调查及栖息地评价 [J].
黄祥云 ;
胡德夫 ;
唐小平 ;
王志臣 ;
刘伟石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4, (02) :64-68
[8]   四川省大熊猫保护区生态监测现状分析 [J].
古晓东 ;
杨志松 ;
王刚 .
四川动物, 2004, (02) :146-148
[9]   珲春再现东北虎 [J].
李志兴 .
野生动物, 2004, (02) :34-34
[10]   宜黄自然保护区华南虎野生种群调查及栖息地评价 [J].
黄祥云 ;
胡德夫 ;
刘伟石 ;
Jeff Muntifering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3, (04) :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