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价值: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行动范式

被引:28
作者
朱启臻 [1 ,2 ]
吴玉敏 [3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2]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
[3] 中共青海省委党校哲学社会学教研部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三农”问题; 乡村价值;
D O I
10.13903/j.cnki.cn51-1575/d.20200603.001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脱贫攻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和心血,在社会动员、组织建设、体制机制、产业发展、人才培育等方面积累大量经验,是乡村振兴的强大资源基础和宝贵财富。贫困地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转型,就是要充分利用脱贫攻坚形成的资源优势,在内容上,要从侧重收入增加转向生活质量的提高;在途径上,要利用脱贫攻坚的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顺势而为,助力乡村发展。特别要把握乡村特点和发展规律,把提高村民综合素质放在突出地位,围绕乡村生产、生态、生活、文化与教化价值,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把乡村建设成美丽幸福家园。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N].习近平;.人民日报.2020,
[2]   反贫困与国家治理——中国“脱贫攻坚”的创新意义 [J].
燕继荣 .
管理世界, 2020, 36 (04) :209-220
[3]   社会组织参与攻坚脱贫的优化策略分析 [J].
高崇 ;
郝振杰 .
智库时代, 2020, (12) :8-9
[4]   村落价值与乡村治理关系的探讨 [J].
朱启臻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8, (03) :32-39+153
[5]   脱贫攻坚志愿服务的成效、特点与发展思路 [J].
张祖平 .
中国社会工作, 2018, (07) :18-19
[6]   认知科学与贫困治理 [J].
谢治菊 ;
李小勇 .
探索, 2017, (06) :127-135
[7]   贵州省党建扶贫的源起演进与历史贡献 [J].
孙兆霞 ;
张建 ;
毛刚强 .
贵州社会科学, 2016, (02) :11-16
[8]   当前主要社会群体主观生活质量研究——以沿海某省调查为例 [J].
邢占军 ;
黄立清 .
南京社会科学, 2007, (01) :83-97
[9]  
把根留住.[M].朱启臻.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8,